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上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
1、
春,正月一日,赦天下,改年号为神龙。自文明年以来获罪的,除了扬州、豫州、博州三州以及诸反逆魁首,全部赦免。
2、
太后病重,麟台监张易之、春官侍郎张昌宗居中用事,张柬之、崔玄暐与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密谋诛杀他们。张柬之对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说:“将军今日富贵,谁给的?”李多祚哭泣说:“大帝(李治)。”张柬之说:“如今大帝之子为二竖所危,将军不思报大帝之德吗?”李多祚说:“只要对国家有利,一切听丞相的,不敢顾自身及妻子!”于是指天地以自誓,密谋定下计划。
当初,张柬之与荆府长史閺(wen)乡人杨元琰交接职务的时候,一同泛江,船到中流,谈及太后革命之事,杨元琰慨然有匡复唐室之志。后来张柬之为相,安排杨元琰为右羽林将军,问他:“你还记得江中之言吗?今天不是轻易把这个职位授给你的。”张柬之又任用桓彦范、敬晖及右散骑侍郎李湛都担任左、右羽林将军,把禁兵兵权交给他们。张易之等疑惧,于是改任他们的党羽武攸宜为右羽林大将军,张易之等才心安。
不久姚元之(姚元崇)从灵武回到首都,张柬之、桓彦范相互说:“事成了!”于是把计划告诉他。桓彦范把事情报告母亲,母亲说:“忠孝不两全,先国后家就可以了。”当时太子住在皇宫北门,桓彦范、敬晖谒见,秘密汇报计划,太子批准。
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与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率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至玄武门,派李多祚、李湛及内直郎、驸马都尉、安阳人王同皎到东宫迎太子。太子犹疑不出,王同皎说:“先帝以神器交付给殿下,横遭幽废,人神同愤,已经二十三年了!如今上天激发人们的良知,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今日诛凶竖,恢复李氏社稷,愿殿下暂时到玄武门,以副众望。”太子说:“凶竖诚然应当夷灭,但是皇上圣体不安,会不会惊吓到她!诸公更为后图。”李湛说:“诸将相冒着全家屠灭的危险,精忠报国,殿下为什么要把他们推到滚油锅里!请殿下亲自出来制止他们吧。”太子于是出来。
王同皎抱扶太子上马,跟从至玄武门,斩关而入。太后在迎仙宫,张柬之等斩张易之、张昌宗于殿廊下,进至太后所寝居的长生殿,环绕侍卫。太后惊起,问道:“谁作乱?”回答说:“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令诛杀他们,因为担心消息泄露,所以事先不敢向您报告。擅自在宫禁中动刀兵,罪当万死!”太后见太子说:“是你吗?那两个小子既已诛杀,你可以回东宫去了!”桓彦范说:“太子怎能回东宫!当年天皇把爱子托付给陛下,如今年纪已长,久居东宫,天意人心,久思李氏。群臣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所以奉太子诛贼臣。愿陛下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李湛,是李义府之子。太后见了,对他说:“你也是诛杀张易之的将军吗?我对你父子不薄,才有今天!”李湛羞惭不能回答。太后又对崔玄暐说:“其他人都是因人推荐而入朝当官,唯独你是朕亲自擢升的,你也在这里吗?”回答说:“这正是我所以报陛下之大德。”
于是逮捕张昌期、张同休、张昌仪等,全部斩首,与张易之、张昌宗的头颅一起悬挂在天津桥南示众。当天,袁恕己跟从相王李旦统领南牙兵以备非常,逮捕韦承庆、房融及司礼卿崔神庆下狱,都是张易之一党。
当初,张昌仪建造新居,非常华美壮丽,超越亲王和公主。有人夜里在他家大书上写字说:“一日丝能作几日络?(丝同死,络同乐,意思是你随时有一天就会死,能得几天快乐)”,张昌仪把它擦掉,第二天晚上又写上去,如此搞了六七回。张昌仪取笔在下面批注说:“快乐一天也满足了。”于是没有再写。
正月二十三日,太后下诏,太子监国,赦天下。任命袁恕己为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分遣十位使节带着玺书到全国各州宣告抚慰。
正月二十四日,太后传位于太子。
正月二十五日,中宗即位。赦天下,唯有张易之党羽不在被赦之列;其他为周兴等酷吏所冤枉的,全部平反昭雪,子女被发配或没入官府为奴的全部赦免。相王加号为安国相王,拜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太平公主加号镇国太平公主。皇族之前被发配和罚没为奴的,子孙全部恢复皇籍,并根据资历,授官封爵。
正月二十六日,太后迁居上阳宫,李湛负责宿卫。
正月二十七日,皇帝李显率百官到上阳宫,上太后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
正月二十九日,任命张柬之为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崔玄暐为内史,袁恕己同凤阁鸾台三品,敬晖、桓彦范皆为纳言;并赐爵郡公。李多祚赐爵辽阳郡王,王同皎为右千牛将军、琅邪郡公,李湛为右羽林大将军、赵国公;自余官员依照功劳分别赏赐。
张柬之等讨伐张易之时,殿中监田归道率骑兵一千人宿卫玄武门,敬晖遣使要他交出骑兵,田归道之前没有参与密谋,拒而不给。事成之后,敬晖想要诛杀他,田归道据理自陈,于是免官回到自己私宅;皇帝嘉许他的忠壮,召他回来,拜为太仆少卿。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零八
唐纪二十四
公元705年2月——707年
共2年11个月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中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
1、
二月一日,皇帝率百官到上阳宫问候太后起居;自此每十天去一次。
2、
二月四日,恢复国号为唐。郊庙、社稷、陵寝、百官、旗帜、服色、文字都恢复为永淳年以前。恢复以神都洛阳为东都,北都为并州,老君恢复称为玄元皇帝。
3、
二月五日,凤阁侍郎、同平章事韦承庆贬为高要县尉;正谏大夫、同平章事房融除名,流放高州;司礼卿崔神庆流放钦州。杨再思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西京留守。
太后迁居上阳宫,唯有太仆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元之(姚元崇)呜咽流涕。桓彦范、张柬之对他说:“今天岂是涕泣的时候吗!恐怕你的祸由此开始。”姚元之说:“我事奉则天皇帝时间太久,突然辞别,悲不能忍。况且我之前跟从你们诛讨奸逆,是人臣之义;今日辞别旧君,也是人臣之义,虽然获罪,我也甘心。”当天,被贬为亳州刺史。
华杉曰: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姚元崇今日被贬,离开京城,也就离开了旋涡中心。张柬之后来被流放而死,姚元崇却能回来,成为一代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