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来自李叫兽的《说服力不够,群体来凑》,这是很多人忘记使用的一种力量——群体。
大多数的营销文案都是属于自嗨型文案:
“我的产品,开机快的如闪电!”
“像鸿毛一样轻的体验!”
“探索人类黑科技”
黄婆卖瓜的年代的已经过去了,那时候消费者只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只要更卖力的自卖自夸就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现在的消费者需求处于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上,想用“直接说服”的途径获得消费者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
当你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时候,除了把精力放到他本身之外,还应该把精力放在影响他决策的群体上。就像有时候追一个女生,搞定闺蜜(群体力量)比直接搞定她本人还要容易。
那么如何利用群体的力量,去影响用户的选择、刺激用户的情绪呢?
我们先要理解什么是“参考群体”——能够影响某个人、判断和感受的群体。
实际上,不论是利用文案,做活动,请代言人还是任何一种利用参考群体的方式,本质上都是在利用四种参考群体:
1、渴望群体:消费者不属于但渴望加入的群体(比如农民眼中的贵族)
2、回避群体:消费者不属于同时也想保持距离的群体(比如常人眼中的小偷)
3、喜爱群体:消费者属于同时也为之自豪的群体(比如皇马球迷眼中的皇马球星)
4、拒绝群体:消费者属于但却内心排斥的群体(比如部分没钱的人眼中的没钱群体)
一、渴望群体:消费者不属于但渴望加入的群体
曾经TED视屏上有这样一个案例:很久之前的德国地区,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灾荒越来越多,于是国王想推行一项新政策:鼓励更多农民种植马铃薯,也就是土豆,亩产更高,能养活更多人。
但是,很多初次接受马铃薯的人觉得他是一种很low的作物,甚至怀疑能不能吃。而且更让人恼火的是任何说服方式都不管用——“马铃薯有营养”“马铃薯吃惯了就好吃”“马铃薯产量高”等。
后来国王就换了一种方式——颁布法律规定,国家引进了一种农作物,只有贵族才能够享受。然后安排一些贵族在私家庄园里种植,并且派士兵把守马铃薯的种植园。
很多脓名非常诧异究竟是什么农作物这么奇特,纷纷想要打听,于是国王就让士兵放出一些口让部分农民偷偷进去一探究竟,结果让马铃薯在全国都传开了——原来是这么高贵的作物。
这是对渴望群体的典型应用。对农民来说,贵族属于渴望群体——他们并不属于该群体,所以会参考贵族的行为。
之所以有这样的作用,是因为渴望群体让消费者建立信任(贵族的就是好的)之外,还给消费者塑造了一种“通过模仿渴望群体的行为,短暂让自己变得更像这个群体”的感觉。
那么,渴望群体如何应用呢?你只需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的消费者渴望什么群体?
2、如何让他们感觉到,我想让他们做的事情,是这个群体的特有行为?
比如,当年美国市场的啤酒大战中,卢云堡曾经在进口啤酒中销量领先,而这时德国的本国销量好的贝克(Beck’s)要进入美国市场,于是也借用了渴望群体:
“现在你已经喝过美国最流行的德国啤酒,现在来喝德国最流行的德国啤酒吧!”
因为对当时的美国人来说,在啤酒的品味方面,德国人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渴望群体,他们很容易参考德国人的做法以做出行动。
二、回避群体:消费者不属于但渴望回避的群体
除了渴望群体,消费者还经常面对一些自己不属于并想要保持距离的群体——回避群体。如果你的产品、文案能够帮助消费者跟回避群体保持距离,他们就更有可能去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
比如美国有个知名的手工工具制造商百得(比如家用螺丝刀),占据了大量的消费者市场,为了再提升销售额,想进入专业手工业者的市场,但就是很难进入。
反而是另外一个本来不知名的日本品牌Makita,品牌不知名不算,工具也不那么易用还高价。反而在这个市场取得成功。
为什么呢?
如果抛开产品本身,看群体的力量,你就明白了:这些专业手工从业者在回避一个群体。他们一定要想办法回避“非专业人士”这个群体,他们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人认为其实他们跟普通人自己修差不多。
这时候,如果有消费者看到这些专业手工匠人也用百得工具,自然就会觉得“我自己买了百得不一样修吗?”,从而降低了他们的服务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理发店用的洗发水,一定要用非知名品牌的,为了跟普通消费者群体起到回避作用,提高自己的服务感知价值。
那么,回避群体如何应用呢?也是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的消费者在回避什么群体?
2、如何让我不想让消费者做的事(比如不买我的商品),成为这个回避群体的特点?
比如,专门定位于高端商务人士的《经济学人》杂志,就利用过回避群体的力量。《经济学人》的主要读者存在什么想要回避的群体?——在职场混迹了很多年却了无成就的人。
这张海报是这样写的:
“我从来不堵《经济学人》——42岁的管理培训生。
(篇幅限制,未完待续,明日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