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的电影从业者中,我一直很敬重阿米尔·汗。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导演,他参与的电影作品总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对印度社会问题抱以极大关注。
回顾一下他的代表作,《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母题关于探讨高等教育的方向、《偶滴神啊》涉及拆穿宗教虚伪的本质、《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则是在探寻如何实现女性权益。
假设,阿米尔·汗不做演员,我认为他应该会是一位优秀的社会新闻记者。
具体到《地球上的星星》这部影片中,阿米尔·汗将关注点放在亲子关系上,深刻讨论了父母应该如何与自己的孩子相处。
作为一名不合格的家长,每当看到这类影片,内心都会无比煎熬。影片中涉及到子女的内心感受,其实我都能够体会;关于为人父母暴露出的问题,我也都心知肚明。
要命的,是知错犯错,总结再错,在一个“贪吃蛇”般的轮回里反反复复。
这才是最要命的!
父母,身份的意义是方便给孩子施压?
不得不承认,但凡伊桑犯错,他爸爸怒火攻心、劈头盖脸收拾孩子时的德行,跟我如出一辙。恐吓、殴打、谩骂、威胁……如同被刺破爆裂的气球,瞬间全部的负能量都释放出来,施加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仿佛这孩子都不是自己的,又或许是为了平息他人的怒火,伊桑爸爸甚至在外人的面前肆无忌惮地训斥儿子。说到激动处还要挥一巴掌,似乎这样的举动能妥善解决小孩子之间因打闹引起的小矛盾。
回想一下,每当孩子犯了“错”时,作为家长的我们,情绪是否变得很容易失控。更可恶是,我们有没有借题发挥,将自己在外面积攒的负面情绪,借故发泄在孩子身上,撒邪火、出闷气,导致各种小题大做?
这话并非空穴来风。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表达过一个重要观点:“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这是与孩子相处时最重要的行为原则。”
只有成年人先冷静下来,才会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如果成年人无法做到客观,那所有试图建立指导孩子行为的方向便都是错的。
关于这一点,伊桑到寄宿学校后遇到的、由阿米尔·汗饰演的美术老师尼克姆去他们家家访时,才趁机点醒了伊桑的爸爸。当后者根本无法念出尼克姆手中玩具盒上的说明书,而前者对其疯狂输入主观意识下的指责时,伊桑爸爸顿悟:原来一直以来,自己并非真正了解伊桑遇到的学习障碍,而是想当然的认为,孩子就是态度不端正、做事不认真。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习惯套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想当然地分析孩子的行为及心理模式。一旦不符合自己的标准,便会以威权对孩子进行说教和打压。就像伊桑爸爸送他去寄宿学校的初衷,并不是因为那里有适合伊桑学习生活的条件,而仅仅是“到那儿去,让他们管教你!”
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很少真正主动愿意俯下身子,跟孩子平等认真沟通。即便聊,聊到最后还是言语暴力+态度恫吓。当然,他们也从来不去为孩子做示范。他们总是要求孩子做什么,却很少和孩子一起操作。
原因很简单,“我是你爸爸!”
必须注意,学校教育存在的某些缺陷
所幸伊桑的运气很好,碰到了尼克姆,这个改变了他在寄宿学校糟糕境遇,甚至可以说改变他命运轨迹的老师。
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能遇到这样一位真正关注自己的老师,其实可以说是上天对其最大的眷顾。想想看,有多少品性、潜力原本不错的孩子,最终都被玩废了。原因在于除了伊桑父亲这种专制的家长,还有就是遇到伊桑之前的那些授课老师。
在影片开始,伊桑的各科老师交替宣读成绩。在念到好成绩的学生名字时,老师面带笑容、神态可掬;当念到伊桑时,整个微表情中充斥着厌恶和不屑。在他们眼中,成绩是区分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
对于应试教育制度本身而言,更加注重分数的评价体系,原本也是权宜之计。在体现公平的前提下,似乎也没有更优的评价标准。然而,这些多老师集体都发现不了伊桑身上的亮点,更没人试图深入了解这个孩子身上存在的真正问题,就多少有些远离师道师德的本义。
更有甚者,当伊桑被父母送进寄宿学校时,老师告诫他“在这里,最野蛮的马儿也是驯服”。这些行为的原点,都来自于他们思想深处“小孩子就是要听话”的规训。在这些老师的思想深处,教育孩子跟调教动物,本质上没有区别。
在波兹曼看来,“人们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所谓纯真童年的“消逝”,其中一个潜在的逻辑,即成年人构建的教育体系,客观上抑制了儿童的天性,迅速将其纳入到成年人“规矩”的秩序当中。
正如前不久入夏气温升高时,很多小学的孩子还穿着长袖衫套着长袖外套。我问他们怎么不换短袖,他们愣愣得望着我,“学校没允许我们穿短袖,怕违反学校的规定。”
或许,让孩子们听话、守规矩,远比让他们懂得常识,有自己的思想和判断更加重要。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还是按部就班跟上大部队?
伊桑虽然在拼读写方面有障碍,但他在美术绘画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遗憾的是,已经被社会规训地思想僵化的父亲,却没能发现自己儿子的才华。
正因为此,尼克姆这类老师的宝贵方得显现。从短期来说,他通过挖掘伊桑的美术潜力,迅速扭转了其他人对这个孩子“差评”的刻板印象,将伊桑从长期的自我否定中拽了回来。
从更长远来看,逐渐唤醒自我意识的伊桑,能够将在绘画方面树立的自信心,进而引导于功课的学习,成绩也会得到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尼克姆不仅帮助伊桑重拾信心,而且间接促使伊桑的父母思考一个问题:他们到底希望这个小儿子,过一种怎样的生活?
很显然,伊桑的哥哥属于按照父母的设想前行的那类优秀学生。他的生活仿佛是设计好的程序,不会出错,更不能出错。就算网球比赛拿到亚军,都无法掩盖父亲的失望。那么,伊桑的哥哥真心喜欢打网球吗?
“别人家的孩子”总是令人羡慕,但我们不是不就要因此否定学习能力弱一些的孩子?十个手指头伸出来也不一样齐整,孔子的“因材施教”理念,到现在还是无法被推广并施行。
单一从来都需要被警惕,因为很容易被标准压迫、甚至异化,形成某个领域内的专制。而多元则基于承认差异化、意味着可选择,每个个体的特点将被放大,短板将有效规避。
当然,这种理念谈起来轻松,实践起来却存在很多制约。最大的困扰,在于每位家长的潜意识里,恐怕都不希望用自己的孩子做实验。那么,随大流往往就成为最有效地规避风险的选择。至于孩子在学习方面的将来,“我供你上学总没错吧,至少我的心尽到了。”
说句诛心之论,有的时候无意识的看似负责任,实际上就是逃避责任的最大不负责任。
(文中配乐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