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写完实在是太长了,足足有四千多字,担心大家看起来疲惫,所以我把它拆分成了2篇。
并且用了2个不同的名字,看看不同名字是否会影响阅读量。
接上篇请点:如何高效写出老板喜欢的年终总结?(上)
2.客户维度
内部客户:同事,下属,领导
外部客户:付钱的用户
这部分可以从以下三个部分总结你的工作:
效率——客户给你的工作,你完成的效率如何
效果——你完成的质量如何,成果是什么
体验——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你给人的体验是什么样的
关于对内的部门,有一个点要提醒一下大家,就是你的价值是通过对其他同事的价值体现出来的。相信很多公司在内部服务部门的沟通上,其实也是有很多矛盾的,如果大家能够意识到这个点,并且进行考核的话,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也说不定呢?
其次,与同事协作,也涉及到内部客户体验。在这里借用曹将老师的【同事三问】——你可以问问同事:
你觉得今年我有哪些做的不错的?
你觉得我还有哪些不足的?
你觉得我有哪些优势?
3.自我成长维度
从知识增加和技能提升2个维度去总结。
知识——对事情的认知、思维和常识。这是你学会但还无法操作实现的部分,可以作为未来潜力展示给领导看。
比如你学会了飞行手册,但你还不会开飞机。但是飞行手册却是学会开飞机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技能——已经学会还能做到的事情,把自己的提升展示给领导看。通过成果来展示。
4.管理贡献维度
你可能会说,我不是领导啊,我怎么会有管理贡献可言呢?
那我问你,你觉得管理是什么呢?领导管理人算管理,你管理事算不算?你通过自己的流程化改造,提升了这条线上所有同事协作的效率算不算管理能力?
如果你只是普通员工,那你的管理贡献可以用管事上去做总结。一般从这两个维度考虑:效率和效果。
也就是你为了更有效率的完成KPI做了些什么工作?你为了提高公司效能,做了什么优化?
此处还是借用曹将老师的几个发问:
a.针对例行项目,改善了哪些流程,相对原来有怎样的提升?(人员更少、成本更少、效果更好等等)
b.针对新项目,设计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率提升?
c.是否引入了新的指标,对既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
d.是否对组织结构进行了改造,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e.是否改善了管理制度,让管理颗粒度更精细化?
比如,我通过梳理了我们公司推送涉及的的相关工作人员及其在这个工作里的主要职责,把这项工作的效率提升了2倍,并在后边反推产品和技术直接做出了功能后台,大大的方便的运营营销需求。
如果你是个领导者你,你还需要总结一下,你如何带领团队创造业绩。包括确定目标、过程协助、结果评定和反馈指导等。
(三)找出汇报线索
把工作内容梳理出来了,也进行了维度划分,此时汇报线索已经很清晰了。
此时,只剩一个重点了,就是把工作内容按重要性排序,有突出成绩的工作重点展示。如果主次不分,难以看出工作重点。
比如把自己首创的工作进行提炼,开篇介绍。
(四)个人年终总结报告结构
1.概括3—5个亮点
也就是(三)找出来的一些重点成绩。部分总结性的可以在开篇介绍。比如全年业绩提升指数、全年目标达成率、上边的开创性工作。
2.去年工作回顾
也就是(二)部分总结的几个维度的工作。注意一下重点突出就好。
3.去年的业绩原因分析
此部分可用可不用,看个人吧。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写:行业/公司发展角度、公司领导同事支持等角度、个人努力。
这部分如果写的话,倒是可以通过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做出特别感谢,链接人脉。
4.来年工作展望
去年的不足与分析,这个我不建议单独列出来。自己的缺点要去反思,但没必要放大给别人看。
这个部分恰好可以通过对应去年的不足与分析,制定相应的策略来形成来年工作的展望。
包括个人的提升也是一样的,可以通过找不足,看缺点,形成改进策略,继而完成明年提升自己的计划或者说方向。可以通过与同一部门的同事、其他部门的同事、行业内同岗位的伙伴记性对比,看看自己可提升的空间在哪。
到这里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年终总结报告了。
总结一下就是:
【1】收集:梳理自己工作,整理工作素材,确保重要事项无遗漏
【2】分类:把工作按照不同维度进行划分
【3】升华:把工作量打包,变个身,以工作成果形式展示
【4】提炼:为自己的工作汇报找到整体线索并提炼突出成果
【5】成型:按照以上梳理好的素材,做成PPT即可
最后我还想介绍一个秋叶大叔的复利式写作模型。这是我在这篇文章里边看到的:想要工资涨20%,就要这样写年终总结
(这篇文章挺小清新也蛮有意思的,可以看看)
他提到的复利式写作“就是让一次写作,同时带来多元化的回报,成为优质资产。
我们想要写出一篇优质的年终总结,也可以遵循复利式写作的规则,让一篇总结同时带来领导认可、涨工资、链接人脉等多元的回报。”
在我看来,还有另一个回报:自我积累,以及通过方法论的萃取来形成自我势能。就像此刻我正在做的事,所以你才能看到这篇文章。
基于这样的原则,我们可以在平时也不断的总结自己的经验、萃取自己做事的方法论,然后进行分享。既是自我积累,也是一种贡献。
现在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当我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会去查资料学习,实践。也许一开始,实践的结果算不上特别的优秀,但那也是一些坑的经验总结,我就会把这些实践经验写出来分享。
记住,先做,先记录,才有迭代的可能。
最后,感谢曹将老师分享的BSC平衡记分卡,李泽江老师授课分享的通俗易懂实用的总结模型,以及秋叶老师复利式写作模型的启发。
ChangeLog
十六(微信:shiliu006)
互联网运营官、户外旅行爱好者、终生学习践行者
公众号:运营官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