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一次的护士长例会召开了,会议邀请了院感、审计等科室参加。
会议开始由各科护士长反映科室卫生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提到卫生员管理,护士长们纷纷发言,会场瞬间变得热闹,有的护士长们说起来滔滔不绝,有的说起来愁眉苦脸。。。。
黎萍仔细听其他护士长们的发言,感觉发言中感慨多,事情的描述啰嗦,雷同的事情非常多,相当于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护士长有不同的语言重复在讲。但是也不乏有的护士长们的可行性建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护士长们说的热闹,一小时过去了,有的护士长们还没有发言机会,最后总务后勤科不得不草草了事,结束了这个关于卫生员管理的话题。
见此情形,黎萍想起自己科室三件事情:
1、备用药基数的设立
护理部下发了关于备用药管理的文件后,黎萍是十分乐见其成的,早在几年前,黎萍就自己拟定了一个科内的方案,但是方案相对简单,在落实上也缺少力度,而按照护理部设立的基数管理、专人保管、定期清理、定点放置后,黎萍觉得压力一下子减轻了很多。
但是在与其他护士长的交流中,黎萍发现了问题所在,很多科室备用药基数庞大,甚至多达七八十种,管理难度大、成本高。回想起自己开始设立基数时,黎萍就将备用药定位在急救药品的范围内,病人自带药没有进入基数目录。
问题来了,护理部申报的各科备用药目录在报药剂科审核时,药剂科就是讲各种药品做了分类,比如常温、低温、高危三类,对基数未做任何调整。
2、冲管规范性
护士们在输液过程中,发现奥硝唑与头孢类药物、喜炎平与其他类药物之间说明书要求冲管,于是科内自行要求进行了冲管。但是部分医生不知晓,有的甚至不理解,甚至病人也觉得护士小题大做,别的科室没有冲管,你们怎么要求冲管。护士长多方反映问题,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等。在质安会上也向相关部门反映,药剂科做了承诺要改,但是几个月过去了,相关规范仍然没有出台。
3、收费核查
重点专项整治工作中有一项是收费核查,此项工作进入护士长日常事务以后,收费核查就有了每日收费核查登记、月收费项目自查表及月自查评分。
黎萍犯难了,急诊科出诊计费有入院及门诊两种形式。
一般头天出诊护理人员上费核查以后,第二日主班上午负责总核查登记。
但是有二类收费却核查不了,一类是门诊病人,一类是病人己出院。
以前这类都是送到财务科对帐。
黎萍联系了计算机室,他们同意安装对帐的软件。
但半个月过去了,软件却没有装。
01 护理需要与哪些部门联系
比如上文提到的院感、审计、计算机、设备、药剂科,还有应急、质控、公卫、财务、总务等。
一类与专业相关,比如药剂科、医务科、设备科、院感。
一类事务协调,比如审计、计算机、总务等。
护理是直接与病人、流程接触的人,因此感受到的问题是最直观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最多。
02 联系形式有哪些
具体问题解决在临床,约定俗成的有形式有如下几种:
有如下三种:
护士或护士长直接与相关科室联系,此类一般是相对简单,容易解决的问题,比如水笼头坏了、灯坏了、打印机或电脑坏了。
科室质安会上请相关科室参加,集中反映问题,此类一般是临床长期末解决的问题,比如信息系统运用、综合服务科人员培训等问题。
护士长例会请相关科室参加,集中反映问题,此类一般具有共性,涉及到院方管理中需要规范的相关制度、流程,大部分需分步骤推进,涉及到多个部门,改进难度较大。
03 解决效果怎么样
就解决效果而言,一类问题较好解决;二类问题容易陷入可以解决,但长期拖着不办;三类问题极易各部门相互推诿,最后不了了之。
04 关于多部门合作的建议
1.建立护理管理信息系统;
2.对事件进行分类,针对不同事件明确时间界限;
3.提升沟通技巧,比如每次开会,人员较多时指定人分类汇总,并做好记录,由参加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
4.事件上报时简明扼要,十六字要诀:陈述事实、表达感受、提出建议、寻求支持;
5.以结果为导向,提高会议效率;
6.寻找支持系统,比如二甲办、医务科,必要时寻求分管院长支持。善用管理工具解决第三类问题,比如PDCA在持续质量改进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