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再过一次农历生日吧,返乡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依归
文│李东升
国庆长假过后,选择节日探亲返乡的游子们,还沉浸在浓浓的乡愁中。
他在一家国企公司任职,也是著名的书法家。
经济形势不佳,工作也较清闲。
他说,他要选择一种新的生活了。
想家,太想家了,他想回到老家生活。
书法是一种依归。
乡愁也是一种依归。
国庆节后,他的依归都在“嘴”上。
嘴,是陆家嘴。
他是上海人。
陆家嘴的“陆”,是陆深的“陆”。
陆深少为人知,却是他心中的偶像。
当初研究生的论文,写的就是陆深。
以至由书法爱好到书法家,他还是喜欢陆深的书法。
问,你写文章,不是也喜欢陆深的文字吧。
他点头,说他的人生也以陆深为榜样。
陆深是返乡归老的。
他的返乡情节中,有陆深的影子。
陆家嘴举世闻名。
徐家汇,因徐光启得名,陆家嘴也是因陆深得名。
以一个人,命名一个地方,自然包含一种纪念的情愫。
陆深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当过封疆大吏,当过帝师,48岁辞官返乡。
千古滔滔黄浦江水,来到这里,从北转折向东。
转个弯折个旋,与海相融。
上游水流放缓,下游潮汐逆流。
大量泥沙沉积,形成一片弧形滩地,突出如嘴。
陆深家族为上海望族,世居浦东洋泾。陆深归乡后,修建了私宅,名字叫后乐园。
陆氏祖茔均建于这片河滩上。
那一年,倭寇屡犯浦东。陆夫人梅氏捐田500亩、捐银2000两,筑小东门。
陆家嘴,纪念的是前人之灵。
谁说只有农村才有乡愁。繁华如陆家嘴,同样有浓浓的乡愁。
乡愁,承载厚重时代记忆。
朋友说,国庆长假返乡间,有很多个意思。
其中陆深对陆家嘴意义非常。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收集陆深的资料,写了很多文章。
这次返乡之后,想整理并结集出版。
50岁了,再创业,加盟朋友公司。
他要用多年喜欢的书法为公司的一项慈善事业做出贡献。
空庭萧索帘栊雨,秋色漫漫四山里。
陆深诗文间,思乡情浓。
其书法间,也有一种返乡的情怀。
朋友的诗文书法,多有相似之处。
与书法相比,我更喜欢他的诗文,总觉得他的书法没有放的开。
我说陆深书法,那么有力道,尤其是草书,及得上一个逸字。
朋友知道我的意思,我一直认为,他的字太过认真。
他说,中国的书法家深受“二王”影响,最终要把精气神,归结到书意上。
他有意深研陆深书法,沿陆深学书轨迹走一走。
我笑言,还是写你的赵体书法,那样更有方向感。
你的赵体钢笔字,时人更喜欢,更有味道。
朋友挠头,其实陆深初习黄庭经遗意,后来学的也是李邕、赵孟頫。
书法是中国的文化符号。
这是朋友常说的一句话。
我想,乡愁又何尝不是。
我们不能只看到乡愁中,对土地对故园的眷恋。
更有一种文化与责任包含在其中。
书法其实最后表现的是人的性情。
写字写到最后,是一种精神的依归。
乡愁也是如此。
人常说,叶落归根。
中国人灵魂的安顿,最终还在传统沉淀上。
陆深如此,朋友如此。
我如此,你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