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这个问题,脑中最快速的浮现是这个情况:当产品经理说出:“我也是用户啊”的时候。后来觉得,回答得太快了,让我试试看分段详解。
以为的自我觉察
跟之前说同理心一样,在认知“我与世界”关系的过程中,模仿、学习,不断重新体察我与世界之间的界线与异同。
在这些时候,不管来自生活哪方面的重新验证,很容易倾向认为:嗯,其实我挺知道发生什么事的,进入一种,好像很懂世界,但实际上却是以自己的角度在看世界。
那么我们解构一下上面这个句子,实际上还是以“我”为出发。只是我以为我在同理这个世界了,实际上只是理解,但并没有任何范式的转移。
举两个自己想到的例子:
上周跟男友讨论面试如果被问到“想在什么 App 上做什么新功能时”,我总是先想“我”想要什么功能,“我”需要什么功能。然而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或退一万步作为一个行销主修毕业的人,不管怎么说,都是看用户(客户)是谁吧?
第二个则是检讨用户这件事。比如说自以为做了一个很棒的流程,希望大家都 follow,而有同事没有 follow 的时候,自己的“受害者心态”,觉得“我都写了,你自己没看、你自己没 figure out 或想清楚”,诸如此类。实际上,一个事情真的有很多动态因素,我个人觉得目前来说,更好的心态是积极的直面下一个问题,复盘问题,而非无意义的检讨任何人。
以为付出了全心全意给全世界
再者说到“失望”这个感受。大多数来自于 1) 别人答应我的事情没做到,或是 2) 觉得自己都做到了为什么别人没做到,或是 3) 自己做不到。这个感受很正常,也很常遇到。但是回到根本,这件事也塑造了一个“受害者情绪”,潜台词是我希望世界是以我想要的方式运作的,这是一件非常非常难察觉的事情(对我来说)——我一直认为,我把我的全世界给了出去,我用 100% 的热情与能量回应这个世界,但换来的只是一场空。
有个公式:Happiness = Reality - Expectation,这告诉了我们什么?意味着如果你的 expectation = 0 或甚至是负数,那么 Happiness 会更大。我个人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这是不是叫我们刻意压抑自己的 Expectation 呢?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以适度的调降自己的 Expectation,但是在更多情况下,或许我们可以采取完全不一样的角度去思考与看待这件事。
我们可以有 Expectation,也可以没有,但这无所谓,能够处理情绪是能为自己负责的表现之一。此时此刻,其实可以把整个焦点转移:当我遇到事情的时候,我采取什么样的姿势回应?我是如何尽力在每个当下,做好自己可以控制的决定?,或许这样的角度可以帮助我们以另外的方式来拥抱世界。
结论:心态与思维方式——这是一个无止境的拔河
回到原点——自我中心到底是什么?除了我们很容易想到的个人主义状态,还有很多日常中我看待人事物的思维方式,更是隐含了一种对操纵的欲望。虽然这种欲望没有什么好忌讳或隐藏,但实际上经常演变成自己为难自己的前兆。
题外话,最近在看《第二座山》这本书,书中提到人生爬的第一座山,也就是这五六十年来盛行的个人主义(Self-centered),看完再来好好分享下心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