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的状态就是朱闪闪,化妆八卦吃零食;我吃饭时就是房似锦,不管什么吃得贼香,看到好吃的走不动路,所以,我想问,如何能活成徐姑姑那样?不声不响能赚大把钱,还有闲情逸志养个旺财玩儿?
今天在网上看到的一个评论,简直太可乐了。
说实话,我也做过这种梦。
十几岁时,有次跟我妈一起畅想未来,我说:
我喜欢的工作轻闲收入高,环境氛围好,能晚去会儿早下班几个小时什么的;我向往的生活是喜欢的东西不用第一时间翻价格牌,住在豪宅里捧着零食追剧,高富帅男友任我呼来喝去……
我妈白了我一眼后就腾地站起来了:这孩子,脑袋都烧成这样了,等着,妈给你买药去。
我当时还不服,白日梦做得理直气壮:
你不应该打击我的梦想,我的积极性,等着吧,我会实现的!
然后,我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证明我妈是对的。
像我以前那样工作朱闪闪,吃饭房似锦,是绝不能成为徐姑姑的。
徐姑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标准的斜杠青年,作家,店长,业务员,每一份工作不慌不忙做得游刃有余,懂育儿,懂生活,懂人情世故,员工喜欢,客户喜欢,连隔壁的对手都对他说不出一二三,尽管只是一个小店店长,也是被排挤后的大材小用。
按一般人来说,对这种遭遇早就摞挑子不干了,可他不同,一样做得风生水起,小日子过得也相当惬意,让身处高层的翟总依然忌惮,想尽一切办法“斩草除根”。
倘若在现实生活中,徐姑姑肯定是要被踩扁了,不过这是电视剧,有导演和编剧的加持,有徐姑姑的实力撑着,结局料定不会差到哪里。
所以,徐姑姑的结局肯定是好的,他依然是领导欣赏、员工喜欢、客户大把、挣钱多多、女生缘极好的徐姑姑。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活成徐姑姑那样的人?
话说想要学别人如何成功,就要看别人怎么做的。
在电视剧里,徐姑姑可是把方法一一展示了出来。
作为房产中介的他,首要的就是把工作熟悉到骨子里,把房源记得比生日还要牢固,对于每一个人,都用心至极。
房四井深夜躲在ATM机处准备凑合一晚时,他下班正好看到,立刻上前询问要不要帮助,得知情况后,立即就为她找到了住处。
试想,如果他平时没有做功课,怎么可能马上就能找到?
还有老洋房业务,没有他找不到的房子,没有他不熟悉的,哪怕一时找不到也能靠着好人缘轻易找到。
无论对于房四井,还是哪一个客户,无论是房主还是租客,亦或者是小店店主严频,他从来笑脸迎人,以心待人。
保持善心,利他就是利己。
半夜“救”房四井就不说了,无论在为谁找房时,尤其是女孩,他总会贴心地送上一把安全锁,而且从他的举动来看,送锁并非刻意为之,而是一种习惯,跟平时穿衣吃饭没啥区别,到了时间自动就送上了。
一点点的善举,彰显了他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和用心,一来保证客户的安全,让客户心里始终暖暖的,掏中介费都恨不得多掏一些;二来给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便以后买房或者什么,都会找他,甚至还会介绍客户给他。
尊重每一个人,从不踩低拜高。
对于阚老板,他不卑不亢,对于严叔两口子,他从没有表示一丝看不起的神情。
严叔两口子起早贪黑做包子不容易,他天天去捧场,试想,热爱生活厨艺又特别好的他,怎么会千篇一律地吃包子?只不过是善行,他懂并理解严叔严婶的不易。
所以,当严叔给儿子买房时,立即就把单给了他们。
甚至当探讨全款还是按揭时,他还极力为严叔严婶着想,好让他们轻松一些,不至于手头一无所有。
对员工像家人,有钱大伙一起赚。
房四井刚到门店没多久,连续撬了员工单子,被王子质问,姑姑总会把单子给他们做,她身为一个店长还要撬单。
不止王子这么说,后来的老洋房业务足以证明员工对他的爱戴是不无道理的。
他是从员工做起的,深知如何提升员工的成就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直白的说,老洋房的事如果是房四井一人拿下的,前期的她肯定不会分给员工,就是后期或许最多请吃一顿饭?
在利益面前,他的三观极正。
阚老板的第一套房经由他手后,又是装修又是帮忙,与阚老板成了朋友。
然而,当阚老板第二次上门找他买房时,得知其为小三买房,断然告诉员工:这单不做,不挣这个钱。
哪怕阚老板找上门,他也一样的态度。
在利益面前,他果断选择正确的三观。
有人可能问了,就这样就能成功?也没看他做成什么事啊?就天天牵着阿尔法,天天跟人闲聊,那书是怎么出的?
如果你细心留意就会发现,他对生活和工作分得很开。
在店里工作时,他从不牵扯到私人生活,效率极高;遇到特殊情况时,譬如房四井要找客户要求的老洋房,他口头上并没有在意,但转身的功夫就画出了草图。
这就是他的成功足迹,从一点一滴做起,逐渐养成习惯,想不出类拔萃都难。
所以,我强烈怀疑徐姑姑看了《微习惯》这本书。
什么是微习惯?
就是把所谓的大目标拆解到小到不可思议的习惯,每天只做一点点。
直白了说就是,假设你想一年读一百本书,先不要计划每月读几本,从第一天开始,每天先读一页;
你想年底瘦二十斤,先走出家门,去楼下走十步;
你想写20万字,每天先从写20个字开始……
这20个字很简单吧,走十步也不难吧?轻松开启了大计划,不感觉累的同时,成就感也大。
微习惯是如何促使你成功的?
这就涉及到人的大脑。
通俗地说,大脑里有一个区域叫基底神经节,什么意思呢?
这就是一个固执称职的“沙和尚”,它只负责接收指令执行,自己不会也懒得分辨你的命令是对还错。
还有一个区域叫前额皮层,它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孙悟空”,有能力去理解什么是长远利益和结果,还能进一步去约束抑制“沙和尚”,帮助他处理短期思维和决策。
而每次我们在做大计划大目标后,遇到执行时,就一股脑地都给了“孙悟空”,忽略了“沙和尚”,使得活跃反应灵敏的美猴王便没有了耐心,无形中把大量的精力和意志力消耗殆尽,这对他近乎于虐待,他当然要反抗罢工;
这就是你的一切大计划、年度计划失败,任何事成功率极低的原因。
逮住聪明的“孙悟空”使劲儿用,总感觉“沙和尚”没用。
事实上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越是重大的计划,越要交给可靠的人去做。
对于大脑的使用也一样。
“沙和尚”虽然不如“孙悟空”本领强,但忠诚啊。你只要给他一点指令,长期下来,他的效率可是很高的,节省你大部分精力不说,还不用你持续监督提醒,就能自觉主动地完成各种任务。
这些告诉我,无论做什么大计划,先要从微小处做起,达到“你不用提醒,不用督促”,他就能很好的完成,且在强大的惯性中,于润物细无声逐渐靠近目标。
更令你欣喜的是,你大可放心,作为一个忠实的员工,“沙和尚”绝对能完成,且非常有成就感。
并且,基于沙和尚重复性的特质,时间一长,他会不断地把这事儿重复,没有截止日期,哪怕你告诉他不行了,他也会像你现在玩手机一样坚持下来,倒逼着你进步。
让你的成功日记每天都像颁奖现场,掌声不断。
这可比鸡汤激发的动力强太多了,所谓的鸡汤不过是一剂猛药,一时兴起,一旦药效过了,你便再没有了动力。
所以,要想完成任何一个大计划,最重要的不是每天必须要完成多少,你有多压迫自己,就失败得多快。
徐姑姑不也说过么?事儿要一点一点来,不要着急。
是不是跟这本书不谋而合?拆分成小目标,拆到小到抬手便可完成,就迈成了成功的第一步。
你可以不相信自己,但一定不要相信微习惯的力量,尤其是微习惯养成后的惯性力量,会让不觉惊讶装X:
“啊?我没想成功啊?”
方法有了,那怎么开始呢?
四个步骤帮你开始:
一是制订一个长远的目标,譬如,我要出一本书,然后把这个目标拆分到每天“小到不可思议”的地步,如,每天写20个字。
把这20个字做为每天必做事项,几分钟内完成,思维活跃的可能一分钟就可以完成。
所以可以多个微习惯同步进行,并一一写下来,注意不要固定时间,只要当天完成就行。
二是给自己建立奖励机制,完成了当天计划,哪怕再小也是收获,给自己一点甜头尝尝,“沙和尚”再任劳任怨,对奖励也是来者不拒并且很开心的。
三是制作一个任务表格,每天完成后在上面打勾,对进程一目了然的同时,还可及时复盘不足,随时调整或者完善。
四是切忌,当一个微习惯完成后,再开启另一个微习惯,不然,同时进行太多,“孙悟空”会劝你放弃的。
很简单吧?
所以,为了防止你驰骋在徐姑姑的路上得意忘形,我不得不提醒一下:
在进行微习惯时,一定要做到用心去做、认真去做、不要骗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