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静和椰岛晓露相约,一周一次练习,写下我们的南方和北方的风景、民俗、人或事等。文字不争高下,相互成全与陪伴写作最为宝贵。两人单发,链接对方。
《南方·北方》第2篇。
唐山位于河北东部,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一千山,毗邻京津,地处华北与东北通道的咽喉要地。
唐山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驻跸得名,素有“北方瓷都”的美誉。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唐山特色小吃麻糖,和它背后的故事。
唐山麻糖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原产于曹雪芹的老家,冀东唐山丰润的七树庄。
唐山麻糖形似团花薄如蝉翼,有的乳白,有的淡黄,松软酥脆,香甜适口。
唐山麻糖原料主要是面粉、白砂糖、蜂蜜、花生油、香油、饴糖和桂花。
将白砂糖和水融化,加入面粉中,糖面比例10:1.5,活成较硬的面团,面粉是蒸熟的面粉,呈淡黄色。多次沾水,反复揉拌成筋性好,软硬适度的面团。将面团分成大小400克左右的面块,需用熟面粉培埋醒发一小时左右。
制作唐山麻糖的第二道工序是将面团擀成直径约0.5米的底片。每擀一遍,都要均匀撒上浮面,前后需要擀第3遍。擀开撒浮面后,将两边对折。经过擀、拍、抖、滚工序,来回五次擀面。最终将八两重的面团,在三四分钟内,变成薄如蝉翼,透亮轻盈的面片。
一斤面擀成的面片大约3.5平方米大小,面片下放一本书,可清晰阅读。
擀好的薄面片用刀斜剁成3厘米见方的菱形块,再将面片中的熟面全部抖落出来,然后炸制。
生坯擀好到炸制必须在三四分钟内完成,才能最好的保持面片旳韧性和脆感,面片不碎不破不坨。这是考验手艺人技艺的绝对时刻。
炸制好的面片出锅控油,其后,就是给麻糖上浆。两次均匀的将饴糖和蜂蜜,加入桂花的糖水泼到面片之上。
这样,口口香甜酥脆的麻糖制作完成。酥脆的麻糖入口即化,唇齿留香。
唐山地区,春节走亲访友,麻糖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新婚夫妇初二回娘家必带麻糖。甜甜的口感,脆脆的声音,浓浓的情意。
400年麻糖工艺的传承,是唐山人忘不掉的年味儿,是唐山在外游子家乡的味道。
多年前,大伯因工作定居广西,常年在外,思乡心切。每逢回家,总要带上一盒唐山麻糖回广西。大伯常说:“带走的麻糖,带不走的是故乡;吃遍天下,这才是记忆的味道。”
“麻糖油多,糖分大,甜度太高,不适合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出身广西的伯母和堂姐拒绝吃麻糖,不喜欢麻糖粘在手上油油的感觉。
“你们要尝一尝这麻糖的味道,记住这味道,甜甜脆脆的口感是家乡的味道,是别出没有的味道。”大伯用两个手指小心翼翼的掐一块麻糖递给堂姐。堂姐细细的品,慢慢的嚼,在嘴里多留一会,让那甜味融进每一细胞深处。那是游子与家乡的链接,那是游子对故乡的温柔,那是小时候的记忆。
几年前,大伯病重,父亲和叔叔匆匆忙忙前往广西看望大伯,婶子不忘买来两盒蜂蜜麻糖让父亲和叔叔带上,只说一句话:“大哥喜欢这口味。”
伯父是多年的糖尿病患者,平日里伯母、堂姐对大伯的饮食多次提醒,大伯自己也严加控制。可是,当大伯看见兄弟不远万里带去的唐山麻糖,嘴唇颤巍巍想说又说不出,双手抖了又抖,伸出手想要接住,还没吃到点心却已经老泪纵横。
伯父痴呆呆看看麻糖,再看看堂姐,眼里写满渴望与怀念。
堂姐夹一块麻糖放在伯父嘴里,伯父笑了,父亲、叔叔和堂姐却哭了。伯父在回味童年,在怀念那回不去的家乡,多少乡愁就像这拉长的丝丝麻糖,缠绕在伯父的心头,一次次闯进伯父思乡的梦里。
伯父带着对家乡的思念,带着家乡的味道走了,永远的离开了大家,离开了再也回不去的家乡。千回百转,故乡依旧是那口酥脆的麻糖。
唐山麻糖,带着款款深情,陪着唐山游子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早年,公公的叔叔远走东北,定不下来。八十几岁让儿孙带他回老家,只为寻找家乡的味道。老人重新踏上家乡土地的那一刻老泪纵横,口口声声说:“我回来了,我回来了!”吃着家乡的美食与特产,口里振振有词,还是那个味儿!
这就是特产的魅力,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唐山麻糖一揉一擀中,加进去的是浓浓的故乡情;酥脆声中,品出的家乡味道。
粘稠丝滑的糖份是父母对孩子的希望,是晚辈对长辈的祝福;酥脆的面片是儿时嬉笑打闹的美好回忆。纵然隔着千山万水,总有一种味道在心间。长长粘粘的拉丝,是扯不断剪不断的相思。
地方特产是游子思乡的理由,是心灵的归宿,是一次次回首往事的寄托。
唐山麻糖在历史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历史与现代交融,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里彰显新的繁华与灿烂。作为一名唐山人,给远方的挚友送去一份唐山麻糖是最真的感情,是最深的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