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现在社会很常见的一个现象,人们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总说自己很忙,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还要学习,陪家人,交际等等。连睡觉的时间都不够了。当然这其实也只是其中一部分人,也可以说是一种人。
还有一种人,同样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不同的地方在于,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看看电视,打打游戏,纯粹是在打发时间。但是他们同样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会觉得自己没做什么事情时间就过去了。
两种人所做的事情不一样,但是所关注的都是一个问题,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比较一下,以前的我属于后者,但是我现在正在控制自己跳出这个状态,虽然还没完全跳出来,有时候还是会松懈,但是,我相信慢慢的会跳出来的。成长就是一个挣扎的过程。
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大都数人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还是很多的,这段时间大多数人都无意识的让它流走了。无论是在地铁还是公交上经常能看到的一幕,大多数人低头看手机,每次一眼扫过看到的基本是在玩游戏,看电视或者聊天,亦或者闭目养神。我也见过看书学习的,但那确实是稀有。这部分时间,可以任由你支配,你可以用来娱乐,也可以用来休息,是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还是无聊打发上,这都取决于你自己。
我的时间
其他人的时间我不知道,我的时间去哪里了我自己倒是知道,平时除了学习和睡觉,还有做饭吃饭,我有时候会忍不住被电视,新闻,游戏等等对自己成长没什么意义的事情吸引,偶尔会有点想逃避现实,沉迷享受的状态,有的时候理智战胜了诱惑,但也有的时候被诱惑俘虏了。到最后还总是说没时间,其实时间就是这样一点一点不经意的流走的,因为注意力被无关紧要的事情吸引,从而没有完成自己原本要完成的事情,还抱怨没时间,其实根本问题是出在自己的身上。
时间还是那个时间
时间总是再过后才显得飞快
越长大越觉得时间走得越快,这是我跟很多朋友聊天聊过的话题,都一致认为小时候觉得时间没过的这么快。也一直不知道原因,其实也是自己没有去寻找这个问题的原因,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去寻找。后来看了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一书,在书中得到了答案,以下是原文中的一段话:
尽管在一般的环境中,时间的运动是匀速的,但实际上,就人的主观感受来说,时间的运动肯定是加速前进的。对“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个问题,心理学家有一个简单明了的解释: 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讲,未来的1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¹⁄₅,即20%;而对一个50岁的成年人来讲,未来的1年只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人生的¹⁄₅₀,即2%。所以,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会觉得时间运动得越来越快。 更重要的是,人在小时候没什么事情可做,就愈发感觉时间过得慢;随着年龄增加,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当然就愈发感觉时间过得飞快,稍纵即逝。由此看来,小孩子的感觉自然是“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而“人生犹如白驹过隙,瞬间而已”大都是老年人的慨叹,也是他们的切身感受。
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时间每天不停的走,而且一般情况下每天只有24小时,时间去哪了这个问题?其实只需要好好的反思自己一天所干的事情,并记录下来,你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你的时间去哪了。不过这还不是重点,重点的是记录反思之后第二天该怎么做,该怎么避免又掉进前一天同样的坑里,也就是说知道时间去哪了,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什么办法改变现状。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之为成长,而且要不断成长。
时间还是那个时间,它不停的在滴答滴答走着,没有尽头。变得只是我们。随着我我们长大,懂得越来越多,也发现不懂得也越来越多。想要做的事情很多,想要的东西也很多,恨不得全部拥有,欲望好像永远无法被满足。想要摆脱现状,只有从现在开始积累。
时间不停走,没有尽头,只有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