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7.2-7.4)周日下午班

一场演出后带来了突如其来的小摩擦。孩子们的简单与天真,有时候一笑而过,有时候却情绪难消。成长的历程没有捷径,不惧怕勇于面对。

作为成年人,娃儿们的事不到危及身体及生命,小小摩擦尽量交给她们自己来面对解决,不求结果完美,只求给时间给娃儿们自己解决,在过程中练习并提升能力,适当的引导给予已足够。

这一次小摩擦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娃儿们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娃儿们也学会了和物品相比人的生命重要。娃儿们更学会了珍惜每一个来到身边的好朋友,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客观地看到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带来的影响。

特别是今天Kate妈妈和我沟通,让我欣赏并且学习到了不同的视角。

如何和朋友相处?

如何有原则地做好自己也能尊重他人?

如何从不同的视角和孩子一起来探讨并且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

同时还能和不同的家长伙伴们一起开放言论,表达交流互相之间的意见。

这一份开放的心态和行动为孩子们树立了好的榜样。发现问题不害怕,勇敢来反思和复盘,提升自己也受益他人。感恩遇到价值观如此相同的伙伴们一起来营造友好的学习氛围。

从之前的打嘴巴仗、慢慢形成互相之间的游戏环节。每个人都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的意外和惊喜。在耗费了两条订书针,完成了每个人的小卡。里面包含了自己的惊喜和惊吓。然后共同合起来,来抽取信息,好与不好的意外惊喜,一起来面对和参与,迎来了笑声盈盈的她们。

看来戏剧的雏形已经完全具备了,特别是角色的不一样带来的新鲜感。

第一阶段的25本故事已经完全结束,从一开始模仿稍显松散,现在可以全身全意地投入其中。时而感受到蜜蜂蜇人的刺痛、更感受到蚊子和苍蝇围绕的讨厌情绪。当然更多的是对于意外和惊喜的尖叫和傻笑,每一次看到都能发出笑声。或许只有天真的她们才会有这样的好奇和兴奋。

每一本故事带来效应都不一样。

bubbles带来了现场的连锁反应,拿起自己的水杯现场来制作泡泡。头脑立马结合自己的生活,把生活中的场景真实还原。

洗澡的泡泡

吹的泡泡

小水坑里的泡泡

……

都那么惊喜万分

新增加的阅读,没想到在学会读题目之后,感觉像在做游戏,特别是情景的部分,虽然题目还是有一些不明白,但是并不影响自己的理解。关键是轮流找到好朋友一起来分享和表达,学会倾听更学会自己主动表达,三个不同的人都会让自己有突破,找人的突破、表达的突破、分享的突破。每分享一次都会让自己更加勇敢、也更加真实。今天rainbow在听好朋友的分享时,还能提出建议,nest这个词可以怎么拼读,自己实际演示了一下,让好伙伴更加清楚了。不仅让自己更加清楚了,还能够帮助伙伴,一举两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