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之死(散文)

       昔人谓诗能穷人,或谓非止穷人,有时而杀人。盖雕琢肝肠,已乖卫生之术;嘲弄万象,亦岂造物之所乐哉?

                     ——周益公《平园续稿》

       河南,宜阳。

    韩愈拉起了李贺如葱管一样的手指,冰冷的气息从手上直刺心间,韩愈突然想哭。他又紧握住李贺的手,想传给他一些温度。

      “上天不公啊!”李贺瘦削的脸上白中透青,如霜一般的头发随着头部的抖动而飘落。

        韩愈无语。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李贺停下来喘着气,又说,“我宗室之后,一心上进,刻苦磨砺,却不得志……”他又开始喘气。

     “天啊!何其不公!”

       韩愈的泪水落了下来。

    “公与不公,尔怎知道?”突然,床前出现了一个深红色衣服的人。

        韩愈急忙起身,压住内心的惊恐,施礼问:“敢问……”

      红衣人还礼,说:“我受天帝派遣,来请李贺为刚建成的白玉楼写诗。刚听到李贺的话,不由搭话。唐突冒昧,海涵海涵。”

        韩愈再礼,说:“才听尊驾说李贺公与不公之论,愚以为不妥。愿闻其详。”

        红衣人答道:“诗词之事,本生命中点缀。而李贺却变次为主,非上天不公,实李贺对己不公。”

       韩愈变了脸色,一时语塞。

     红衣人嘿嘿一笑:“尔等自幼受教,功名富贵四字而已。因之而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在所不辞。达之则心满意足骄奢淫逸,不达则悲情满怀怨天尤人。而不思人生何主,生命何意。看似孜孜勤勉,实则残害生命;看似志向高远,实则目标错位。”

     “太夫人也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韩愈似有所悟。

     “非至亲不如此说。他人评论,往往以香车宝马为准。只至亲之人,方能去伪存真。太夫人此言,寓爱于怨,情深意厚。惜李君不觉。”

       李贺挣扎起身,说:“我今已觉,可以不去吗?”

      红衣人扶住李贺的身子,柔声说:“天帝有命,谁敢不从?汝上天诗成,哀求天怜,或可更改。”

       李贺不觉泪下,喉咙里喘出“呵、呵”的声音,干瘦纤长的手指紧紧地抓住了红衣人的手腕,原本苍白的脸上因着急而出现了红晕,像一朵耀眼的桃花。

      “同情而不得呀!”红衣人叹息着。

      “悔……”李贺只吐出了一个字,拉着红衣人的手指就无力地垂了下去。

     “长吉……”韩愈急忙拉住李贺的手,眼泪已泛滥。

     “节哀顺变。李君如此,终解脱无尽苦痛,未为不吉。今事已解,回天复命。”红衣人把一只玉版放在李贺床前,突然不见。

        韩愈拿起玉版,只见上面用古篆体写着一行字:

        节欲招福,衡量致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李贺是中晚唐诗坛上的璀璨流星,他的诗歌带有强烈的传奇色彩和缤纷绚烂的夺目光泽,凭独具一格的体式和超凡脱俗的想象成为...
    亡羊的羊阅读 1,197评论 1 3
  •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哪一个实现起来更容易呢? 先放一张让我觉得很惭愧的截图。 这是我在“豆瓣读书”页面标...
    Q小喵阅读 462评论 7 13
  • 在美与丑的交织间,疾病与绝望的伴随下,唯有希望,像温情的万丈太阳,照亮绝境的路。 她看不见耻辱,只有英雄主义,没有...
    深巷里的薄荷酒阅读 386评论 1 2
  • 人际关系的第一法则:不要批评,不要责备,不要抱怨。 建设性批评大多都带刺儿,会伤人,赞赏他人的长处比指责人家的弱点...
    包黑脸阅读 183评论 0 0
  • 两个月的陪伴,追完了tvn的年度大戏,孤独又灿烂的神--鬼怪,最终平均收视率超过1988荣登tvn 收视率一位宝座...
    翯羽阅读 1,795评论 31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