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之路~《身体从未忘记》第五部分(全书完)

每个人都想找到自我,创伤治疗最大的挑战也是重新建立自我,这里的自我,指的是你的身体、思维,以及你对他们的控制,领导。恢复执行力、自信,感到快乐,有创造力。

受过创伤的人需要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系可以提供身体和情绪上的安全港。让他们感到有勇气,去接纳、面对和处理现实问题。远离羞耻感、差异感、被评价感。

不可忽视的是,本该提供安全的家庭、伴侣和亲人反而是创伤的来源,被你所爱的人伤害,康复的过程变得更加艰难,尤其是儿童,这些事打破了他最重要的防线——被所爱的人所保护。

所以,他们学会了封闭自己、忽视自己的感觉,必须寻找另外一种方式处理自己的害怕、愤怒、沮丧。继而会引发一系列问题:解离、绝望、成瘾、疏远…

他们不能敞开心扉,在别人有机会伤害他们之前,他可能不明智的先伤害别人,这样以免自己再次受到伤害。比如:微信聊天要自己先结束对话、分手只能由自己提出……这一切都源于求生的本能。

如果可以找到一个你信任信任的人,容纳你的感觉、聆听你的痛苦、保护你的完整,但这个人不太可能是你的家人或朋友。有必要找一个专业的咨询师,他会给你大量的指引、稳定的锚点,合作性地帮你从创伤中恢复。

还有一些珍贵的记忆,比如:一个老师、邻居、店员、教练,甚至是陌生人。这些记忆如同种子,会让我们学会如何与人交往。记住我们如何活下来,和记得我们被破坏同样重要。

“不能告诉母亲的事情就不能告诉自我。”隐瞒隐藏信息,需要巨大的能量和精力。压力激素不断地在体内攀升,能够向另一个人讲述你的创伤,就是疗愈的开始。

尤其是找到语言去描述之前不能描述的经历,这样你就能与另一个人类分享你最深的痛苦和感受,这也就是脱口秀为什么大火的原因,无论是发现、听见、说出,都是深深的疗愈。

特别是周围的人都沉默不语、忽略我们的时候,充分沟通是创伤的对立面,我猜这也是鲁迅写《呐喊》的原因吧

如果你是一个养育者,想改善与孩子的关系,帮助他健康成长,那么你不懂沟通,就很难达成愿望,甚至事与愿违;

如果你找不到可以沟通的人,那就写作吧!以文字的形式倾吐内在的愤怒、谴责、悲伤和忧愁。而无需担心别人的评判,让你的内心自然的流淌,你会有重大发现。

作为社会人你被要求冷静,不得不压抑情绪应付日常,和一些不安全的人谈话,自然地修改你的描述,时刻防御着怕受到伤害,有很多保护自我的策略,例如:压抑、发怒、报复、奋发图强、透明人……

甚至有的人写日记,都会修改表达,因为他在考虑如果日记被泄露,别人的看法。

“权威教育、抑制、不把事情告诉别人——被誉为社会文明的重要黏合剂”。但压制感受而付出的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要么更加麻痹自我,要么对刺激感过度补偿。自我厌恶与自我否定如影相随。

如果你有机会对别人进行反馈,也要抱有最大的善意、允许和尊重。当然,你也有一些未被处理的创伤,很可能做不到。但也不妨认真地倾听一番,说不定在某个时候,你也找回了自己的感受。

受过创伤的人会有非理性思维,我们可以把这些思维看作——认知闪回(并非只有视觉闪回),他们是创伤事件的残留,是在创伤发生时的想法,会在压力状况下重新。例如:我这样穿搭是应该被责备的、真正的男人是不会哭的、我早该知道不应该走在街头……

作者曾提过,做梦是快速眼动,会将碎片回放、合并、重整。会出现很多画面、声音、图像,更新着我们的深层状态。看似好像很乱,但却能告诉你很多身体的秘密,促使无关的记忆之间产生新的链接和创新。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记录了两个梦:

7.8记录了一个梦的片段:

昨天晚上快起床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里看到一个很不错的相册,打卡看居然是我。前几张记不清了,7:20的闹钟叫醒了我。

努力记得最后两张:

一个是我的独照,穿着深蓝色的裙子,胖胖的,大约十来岁,仔细一看,额头很多皱纹,脸也坑坑洼洼,非常扭曲、丑陋、奇怪。

第二张是动图,很多人,大家都在包饺子,我看着很开心,穿着浅蓝色说衣服,我说:即使我弟弟继承了所有财产,也会分给我的。

7.10干完家务躺下睡着了,梦见厨房窗户上有个很大的黑影,吓醒。很害怕,但还是鼓起勇气去看,什么也没有。

小时候梦见被日本鬼子追,不停的逃;长大了梦见平日里欺负自己的人,在梦里狠狠地还击;那些失落、担心、忧虑……在梦里好像有一个容器来收纳它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编辑一段故事安慰你、鼓励你;有时候会真的哭出来,有时候会文采飞扬,有时候还是连续剧……真的!梦里什么都有!

梦里的闪回也蛮可怕的。

那些你以为不重要的东西,身体都记得,大脑也记得。

作者在第五部分介绍了很多治疗手段

有瑜伽、舞蹈、音乐、运动、呼吸、武术、柔道、跆拳道、剑术、触摸、马拉松、游戏、图画、写作、拥抱、正念、合唱、吟唱、戏剧、体育、眼动脱敏和再加工、表达、家庭系统治疗IFS、神经反馈治疗……

还有很多治疗手段,很惊叹治疗创伤已经有如此多的方法,有如此多的人在探索。

我们可以不要那么急着开药、可以关心了解一下他们是怎样的人,可以考虑一下如何让他们有安全感,家长和学校可以多一些机会帮助孩子而不是惩罚,

我们对创伤的态度和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创伤有关的记忆大都储存在情绪脑中。

我们需要继续学习和探寻,本书至少提供了很多开阔的视野,让我们知道注重自己的情绪:1.关注内在感觉,觉察它,接纳它,给它命名;

2.欢迎它,承认它,学会忍耐你的身体的反应;

3.观察思想和身体感觉之间的交互作用,身体对于不同的想法是如何做出反应的?

4.释放那些曾经为了生存而关闭的感受和冲动。恢复理性脑与情绪脑的平衡,让它来指引你继续向前。

也欣慰地发现这些年的学习之路是正确的、有理论经验和感受支撑的。康复之路就是生活之路,如何在平淡的日子里生活,怎样在真实的世界里活着,就是我们的目标。

“当我们重新开始体会到自我与身体的真正需求之间的联系,我们就会体会到一种全新的、热爱自我的能力。

这是一种更高、更真实的自我关怀,让我们会注意到我们的健康、饮食、能量和时间管理。这一更高的自我照护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而不是一种对于“应该”的回应。

我们能够在自我关切中体会到一种直接的、亲密的喜悦感。”

祝福你们找到自我,与各部分的自我一起生活,让心灵大家庭都能各自发挥所长,和谐共处。

创伤迫使我们直面人类的脆弱、人类对同类之间的残忍,但人类也有非凡的复原能力,会找到更多的出路,创伤孕育着机会

(本书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