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源自这里
我算是从特级名师家庭里出来的孩子,从小浸淫在书香之中。
最近翻看了一本爷爷出版的语文教育类书籍,这本书市面上已绝版,当时由已故的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蒋传一先生、浙江大学教授童芍素、中华书局编译中心主任柴剑虹先生共同作序。
蒋传一先生是爷爷同窗战友;童芍素女士主持过十几个国家级、省部级、国际重点课题及学会课题,是爷爷的学生;柴剑虹先生亦是爷爷的学生。
这本语文教学的论文选集排版密集,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就是满满的干货,书已经在市面上绝版,但书刊内容和教学手段在现在看来依然可靠有效。
基于研究对下一代的教学方法,我重拾这本20年前的绝版好书,亦想把里面的一些教学精华逐步地分享出来。
02 代际传承的可能性
一个人写不好作文,原因很复杂,所以谈真正的教育,首先是承认差异的。
比如有的人生来颜值就高,有的人生来协调性就特别好,有的人生来节奏感强,有的孩子语言组织能力就是高人一筹……但同样的,也有的孩子语言能力就贫乏,而我家娃就是在表达能力上偏弱,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要放弃。
我在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的组合教师家庭中出来,做过语文课代表和英语课代表。这些代际之间的沿袭路径,让我觉得一些学习技巧和方法是可以习得的,这可以让一个人从根本上引起质变。
03 写作能否写好的三大因素
我们一般判断孩子写作能不能写好,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1、天赋。
有些作家开创了某种文学流派,主要是因为天赋,而不是通过某种方法教出来的。对于天才,我们培养不了,但要努力做到“不扼杀”。
2、阅读和写作。
通过海量阅读和重复写作的方式,提升写作能力的方式称为感悟教学,但是感悟教学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需要大量的时间,一是需要学习者悟性高。
现在的环境,让单一的沉浸式感悟教学失去了重要基础。因为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已经很难具备“大量时间”这个基础了,如果你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海量阅读,又想见效相对快的话,就得使用写作技巧。
3、写作技巧。
写作是可教可学的,我们不能只强调感悟,任何技能的形成,都有自然生长和刻意追求之分。
04 值得学习的写作技巧
一、学会用对称
我重视古诗词,是因为古人对韵律和节奏的把握是如此精准、惟妙惟肖,除了五言、七言古诗,还有很多的韵律诗词,比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三字经》,又比如“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黄莺对翠鸟”的《晨读对韵》。
现在的日常会话习惯基本脱离了对仗的说辞方式,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就随着思路自然写成了长长短短句子的文章。
但在一些文章的小标题、开头、结尾处,如果能用上一些对仗的短句,会让人感觉到整体文章素养的提升,这就是点睛之笔。
比如: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星空耀天,灿似雪霜。
静守时光,以待流年。
未来无需怕,因为还未来。
言,言而不衷;离,离而不去。
等等……
二、写外貌不用“有”
不太会写作的孩子写人的外貌,一般是用“有”和“一”来串联五官的。
比如:
XX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
如果把句子中的“有”去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就会发现作文顺畅了很多。
比如:
XX可漂亮了,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如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搭配在一起,有点儿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
虽然外貌描写仍旧有程式化的嫌疑,但读起来确实舒服多了。
三、写想不出现“想”
学会描写心理活动,本身是作文进步的一个表现,但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其实很多孩子不知道“我心想”三个字有时可以去掉。
对比以下三种描述方式:
版本1:
“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我们带回家写。我心想:‘这该怎么办呢?’”
版本2:
“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我们带回家写。这该怎么办呢?”
将心理活动融入文章的叙述中,照样读得通,并且更简洁。
版本3:
“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难题要我们带回家写。天哪!这该怎么办呢?”
为了出点儿效果,可以在心理描述中适当加点儿感叹词。
四、不用成语的妙用之法
(未完待续……)
教是爱的感受,爱是教的生命。教学,本质上是刻意追求和刻意训练。
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自然生长,而放弃了刻意追求。
关注我,持续分享给你不一样的价值和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