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一岁半的儿子出去玩,在玩积木的时候他不停地把积木从桌子上扔到地上,跟他说不要扔,可是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像对于语言的理解还不够,你越是跟他说不要扔,他反而扔得越起劲。你帮他捡起来,他也是扔得更起劲。你要带着他一起捡起来,他有时候不愿意,有时候捡了两个就不捡了,然后又开始扔。你抓着他的手不让他扔吧,他就开始哭闹。虽然平时看了很多的育儿书,知道那些说育儿的道理,可是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却无计可施了。各种方法都试过了之后,后面也就随他扔去了,然后我在旁边帮他捡。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欢迎沟通交流。
但我晚上去回想这件事情的时候,好像有了不一样的理解。首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扔东西好像有一种渴望,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其实都是会忍东西的。很多讲教育和养育的书上也说扔东西是孩子运动功能发育的一种方式。这么想来,他的行为模式就没那么难以理解了。另外,孩子对于东西的行为没有对与错的感知,即使父母跟他说了扔东西不好,他还是无法理解这件事的。另外,你对于他的高声制止,他反而会觉得是在跟他游戏,所以他会扔的更起劲。想到这些,对于他扔东西的行为和反应就更加容易理解了。
理解到这里还不够,理解了孩子,还要理解我们父母自己。我们为什么对于孩子扔东西这件事情这么在意呢?首先我们会觉得这是不好的行为,站在我们的角度,乱扔东西就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但我们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正常来说,三岁以上的孩子基本上没有刻意乱扔东西的行为的。可是对于一岁多的孩子来说,又很少有不乱扔东西的,乱扔东西对于一岁多的孩子来说才是正常的行为。另外,我们觉得孩子在外面乱扔东西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好像孩子没有规矩,身为父母的我们没有教育好孩子一样。所以这两种心理便会让父母对于孩子的行为产生过度的反应。
其实我们所说的这些规矩经不起推敲。首先孩子对于自己的行为没有对与错的认知,这本身就没有什么错。另外,父母如果理解了孩子的这种行为,也就不会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有过度的反应了。反之,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的行为,而且又认识不到自己过度反应的原因,那么过度的反应其实就是父母自己的问题。
一岁多的孩子扔东西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孩子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父母也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当然不能鼓励乱扔东西,但是也不能过度反应。保护孩子的安全,帮孩子处理“烂摊子”,这才是父母正常的行为。
作为父母,是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