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这个书的名字觉得非常有意思,垃圾债券还可以称王。听了解读之后对垃圾债券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本书的作者是康妮布鲁克,她通过对上世纪八十年代叱咤华尔街的迈克尔米尔肯相关公司、人员等进行了采访,记录了米尔肯从起步到垃圾债券之王再到最后的陨落的过程。应该属于米尔肯的第三方传记。本书是由得到的小云来解读。他从三个方面对本书进行了解读。第一部分讲了米尔肯的崛起之路。第二部分是米尔肯的垃圾债券王国是如何惹上麻烦的,第三部分是介绍了米尔肯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小云对垃圾债券进行了解读,他认为垃圾债券指的是还款能力较差的公司发行的债券。这类债券的特点是收益率较高,但是还款风险也非常大。因此被称为垃圾债券。
关于垃圾债券,在米尔肯之前大家都认为还钱能力较低的企业发行的债券是不能购买的,万一到期了无法兑现那可就麻烦了。这类企业如果真的有发展前景,也应该是搞多轮股权融资比较合适。但是米尔肯有不同的想法,他认为垃圾债券只看信用等级的玩法不合适,要玩垃圾债券就要仔细研究判断企业的未来发展。如果未来发展好的企业,即使发行债券赚取佣金也是非常可观的收入,另外也可以进行债券的买卖赚取差价,利润空间也非常巨大。米尔肯大学毕业之后就对自己的想法付诸了实践,从1973年第一年他就赚取了100%的收益,第三年就发行了1.24亿美元的债券,个人的收入达到了500万美元。在1973年到1990年的17年里,米尔肯投资组合只有四个月出现了下滑,也真正能够被称得上是垃圾债券之王了。
米尔肯又为什么会被调查最后离开了华尔街呢?在米尔肯的那个时代正好是美国并购的浪潮,并且当时的并购有一个特点就是杠杆并购,通过举债来进行并购。当时还有非常多的通过杠杆操作进行恶意并购。这种并购需要快速的募集资金,但是想要通过正常的募集资金来获得足够的资金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垃圾债券就有了机会。米尔肯利用自己当时在华尔街的名望,参与了很多类似并购。由于并购公司肯定会牵扯到股市的利益,因此米尔肯为了利益做出了很多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的事情。由于参与了太多的垃圾债券的发行,米尔肯对美国的金融市场产生了系统性的影响。虽然,因为一笔糊涂账被调查,但是美国司法部还是通过调查,顺藤摸瓜获得了他大量操控市场的证据。最终,米尔肯认罪认罚,从此离开了华尔街。
米尔肯能做到对美国金融市场如此大的影响,说明他也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人。和一般的年轻人想要进入大牛机构不同,他一心要践行自己金融思想的只在乎哪里可以让他的理念变成实践。米尔肯对投资是百分之百的投入,他坚持每天从凌晨四点开始一直工作到夜里十点,无论已经取得了多好的成绩,他要求团队不能懈怠。米尔肯对于名利的态度也非常有意思,他认为资本市场要靠业绩说话,职位称呼没有任何意义。对于投资,米尔肯要求他的合作伙伴对他坚信不疑,并且这些伙伴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按照他说的去做。米尔肯投资的优异成绩让很多人愿意闭着眼睛跟着他干。当然也正是由于他的这种自负,才造成了触犯法律,被驱逐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