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2

要写出电影般生动的人物描写,首先要让孩子学会用电影的视角去观察人。

关于视角,低年级(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孩子可能还不太理解,那么,首先就要跟孩子讲明白什么是“视角”。可以将一个水杯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从上、下、左、右不同的角度去将这个水杯的形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下来,将不同角度画下来的水杯形状做一个对比,让孩子形象地明白:视角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也不同。

然后,可以问孩子:你觉得人和水杯等物体有什么不同?

没错!人跟静止的物体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人是“动物”,是会“动”的!要将会动的人用文字生动描写出来,最关键就是要写出活力和动感。采用“先远后近”的视角顺序,无疑会大大增加描写的生动性。

可以利用周末带孩子去公园玩的时候,让孩子观察一个从远处走过来的路人,并让孩子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讲讲他都看到了怎样的一个人。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掌握从远到近描写人物的规律,可以给出孩子一些掌握规律的关键词,如:身高、胖瘦、穿着打扮、走路的样子。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是在特定文章的特定时间里,要做一般性人物特征描述时,尽量要写出人物惯常的样子,而不是那一个时间点、出现在那个地方的特殊样貌。

身高、胖瘦不会短时间改变的,说出来一般就是属于惯常的样子,但穿着打扮要写出人物惯常的样子,就不能这样写:“他今天穿了一件大棉袄,裤腿肥肥大大的却还短一截儿,露出瘦瘦的脚踝”,而是要这样写:“印象中,每到冬天他总是喜欢穿一件大棉袄,裤腿肥肥大大的却还短一截儿,露出瘦瘦的脚踝”。走路的样子不能这样写:“他一瘸一拐地朝我走来”,而是要这样写:“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为了让孩子真正掌握规律,并加深印象,可以在孩子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完之后,用复述的方式,再帮孩子捋顺一下:“他高高的个子,身材瘦瘦的,印象中,每到冬天他总是喜欢穿一件大棉袄,裤腿肥肥大大的却还短一截儿,露出瘦瘦的脚踝,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第2步

先上后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告诉孩子要进行人物描写的这条技巧或说规律时,孩子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定要先上后下?”那是因为人与物体最大的不同,除...
    461dd49a9e1b阅读 1,677评论 0 0
  • 在讲人物声音描写的重要性之前,可以让孩子看看卓别林时代的默片电影。既然科技的发展已经让声音和影像同时呈现给观众成为...
    461dd49a9e1b阅读 2,312评论 1 0
  • 电影里的人物已经开始走动了,接下来观众想看什么?观众想知道,人物在做什么?他现在在做什么?怀着怎样的心情在做?他将...
    461dd49a9e1b阅读 1,657评论 0 0
  • 5:50闹钟响起,虽然是个礼拜天但是也不能睡懒觉啊,因为宝贝7:40去学才艺课,虽然不愿意起床,但是为了孩...
    孙若菡妈妈阅读 2,707评论 0 0
  • “慢点,慢点走啊”,一只知更鸟奋力的拍打找翅膀,追逐着前面的太阳。 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了地平线上。 “呜,,呜呜,...
    康萌故事阅读 4,601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