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概述:本章节为近年真题考察的重要考点,属于必须掌握的重中之重。
在2.7章节中已经学习了:事实真不等于逻辑真;逻辑真不等于事实真的关键知识点
如果考官在题干条件中仅仅给出了逻辑真,但是选项中却均是事实真,说明需要通过推出矛盾来找到隐藏的事实真条件。
我们先来看看下面三个生活中常见的句子:
【范例1】如果他能听你的话,那么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
他能听你的话太阳就从西边出来
【范例2】如果这件事情这么简单,那么天上就掉馅饼了。
事情这么简单天上就掉馅饼
【范例3】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与君绝山无棱天地合
很显然,范例中的三句话虽然给出的是三个逻辑真,但是由于逻辑的后件是不可能为真的公认事实,所以如果前件为真,就会出现明显与事实矛盾的情况,说明逻辑的前件不能为真。
上述三句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是:他不会听你的话,事情不简单,不会与君绝
【范例】如果他没有被冤枉他一定会受到教训()
(1)他没有受到教训;(2)他没有被冤枉
(3)如果这事儿他被冤枉了,那就见鬼了
【范例】张三这次比赛能夺冠,那么他就是神仙。
【范例】如果张三这次比赛不能夺冠,那么他要请大家吃火锅。
【总结】如果假设一个事实为真,通过逻辑推出事实真会产生矛盾的情况(不能为真)那么,说明这个条件一定得假。
推出矛盾的本质,是得到一个事实真的条件。
【范例】题干给出2个条件:
(1)A>5;
(2)B=3A=4;
很明显,如果条件(2)的逻辑前件为真,能够推出它后件为真;即A=4,此时与条件(1)产生矛盾。
上述两个条件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是:条件(2)的逻辑前件不能为真(必须为假),即B=3.
【总结】
1.并不是条件(1)和条件(2)矛盾,而是条件(1)和条件(2)的后件矛盾;
2.并不是条件(2)为假,而是条件(2)的前件“B=3”的事实为假。
在考试中,考官可以设计出产生矛盾的方式共有以下4种,分别在本章后续小节中逐一讲解。
与入选名额矛盾(题干给出明确的入选/未入选数量)
入选名额类题目题干特征非常固定:
一定会明确给出入选名额的数量。比如:5人中入选3人,7个城市入选4个。
入选名额类题目只需要牢记下面三个考点即可快速找到答案:
考点(1)甲入选乙入选;AB
该条件包含的隐含信息是:
1.如果甲入选,那么一定2人入选,占2个入选名额;
2.如果乙不入选,一定有2个人不入选,占2个不入选名额;
所以,如果题干条件给出仅有一个入选名额,那么甲入选会产生矛盾,意味着甲一定不入选;如果只有一个不入选名额,那么乙不入选会产生矛盾,意味着乙一定入选。
考点(2)甲入选 or 乙入选丙入选;A or BC
该条件包含的隐含信息是:如果丙不入选,那么一定3人不入选,占3个不入选名额。所以,如果只有2个不入选名额,丙不入选会产生矛盾,意味着丙一定入选;
考点(3):甲入选乙入选丙入选;ABC
该条件包含的隐含信息是:若甲入选,那么三人均入选,一定占3个入选名额,如果丙不入选,那么一定3人不入选,占3个不入选名额;
所以如果只有2个入选名额,甲入选会产生矛盾,意味着甲一定不入选;如果只有2个不入选名额,
【例题6】某市音乐节设立了流行、民谣、摇滚、民族、电音、说唱、爵士这7大类奖项评选。在入围提名中,已知:
(1)至少有6类入围;
(2)流行、民谣、摇滚中至多有2类入围;
(3)如果摇滚和民族类都入围,则电音和说唱中至少有一类没有入围。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C)
1.意味着一类不入围,2个不入围就是矛盾了
2.非流行or非民谣or非摇滚
3.摇滚 and 民族非电音 or 非说唱(与2矛盾)
说明摇滚和民族不可以都入围
A.流行类没有入围; B.民谣类没有入围; C.摇滚类没有入围
D.爵士类没有入围; E.电音类没有入围
【例题7】创新中学羽毛球队有5名队员,分别为小张、小王、小赵、小钱、小李。现在他们中选出2人参加区上的羽毛球双打比赛。
(1)如果小张未入选,那么小李不能入选;
(2)如果小钱未入选,那么小赵不能入选;
若上述为真,以下哪个选项一定为假?(A)5选2,3个不选,4个不选就矛盾了
(1)非小张非小李
(2)非小钱非小赵
A.小张和小钱均未入选 B.小钱和小赵均未入选
C.小李和小赵均为入选 D.小张和小李均未入选 E.小王未入选
【例题8】退休在家的老王今晚在“焦点访谈”“国家记忆”“自然传奇”“人物故事”“纵横中国”这5个节目中选择3个节目观看,老王对观看的节目有如下要求:
(1)如果观看“焦点访谈”,就不观看“人物故事”;
(2)如果观看“国家记忆”,就不观看“自然传奇”;
根据上诉信息,老王一定观看了以下哪个节目?(A)
(1)观看“焦点访谈”不观看“人物故事”;非“焦点访谈” or 非“人物故事”
(2)观看“国家记忆”不观看“自然传奇”;非“国家记忆” or 非“自然传奇”
2个条件已经占满了不观看名额了,那么“纵横中国”必须入选。
A.“纵横中国” B.“国家记忆” C.“自然传奇” D.“人物故事” E.“焦点访谈”
一一对应
一一对应题目的题干特征也非常固定,顾名思义就是题干中一组中的每一个元素分别对应且仅对应另一组中的一个元素。
下面是真题中部分一一对应型题目的题干,大家可以进行体会题干的特征
【4个元素一一对应】
【5元素的一一对应】
【6元素的一一对应】
【7元素的一一对应】
【8元素的一一对应】
一一对应题型考点概述:以A、B、C分别对应1、2、3三个位置的三元素一一对应为例:
1.如果A元素被分配到第一个位置,那么第一个位置已经被占据,其他元素均不能再分配到这个位置。(一山不容二虎)
(1)A排在第一个位置(A=1)
(2)如果B排在第二的位置,那么C排在第一的位置(B=2C=1)
意味着B2
2.如果A元素被分配到第一个位置,那么A元素已有归宿,它不能再分配到其他的位置。(一个人不能分饰两角)
(1)A排在第一个位置(A=1)
(2)如果B排在第二的位置,那么A排在第3的位置;(B=2A=3)
意味着B2
3.假设此时有3个位置,如果A元素被分配到第2个位置,B元素被分配到第1个位置.剩下的最后的元素C,必须分配到剩下的最后第3的位置。
(1)A排在第一个位置(A=1)
(2)B排在第1的位置或者第2的位置;(B=1or2)
意味着B3,同时A=1了那么B=2
【总结】有事实真直接代入事实真,没有事实真找矛盾
【例题1】若A、B、C三个元素,分别对应1、2、3三个位置,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1)A排在位置1,意味着什么?
A2and3;B and C1
(2)A排在位置1or2,意味着什么?A3
(3)A、B排在位置1or3,意味着什么?A and B2;C=2
(4)若已知:A=2;B=1,请问能推出什么?C=3
(5)若已知:A2,B2,请问能推出什么?C=2
一一对应的解题本质:
通过推理确定部分元素的位置,从而减少未确定元素的数量,直到最后剩下2-3个未确定元素。
【例题2】A、B、C、D四个元素,分别对应1、2、3、4四个位置,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1)A排在位置2 or 3 (A=3)
(2)C排在位置1 or 2(C=2)
(3)如果B不排在第一的位置,那么A排在第四的位置;(B在1的位置)
请问以下哪个选项一定为真?(D)
A.A排在第一; B.B排在第二; C.C排在第三 D.D排在第四 E.A排在第二
【例题3】李诗、王悦、杜舒、刘默是唐诗宋词的爱好者。在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王维、刘禹锡中,4人各爱好其中一位,且每人喜爱的唐诗作者不与自己同姓。关于他们4人,已知:
(1)如果爱好王维的诗,那么也爱好辛弃疾的词;
(2)如果爱好刘禹锡的诗,那么也爱好岳飞的词;
(3)如果爱好杜甫的诗,那么也爱好苏轼的词;
如果李诗不爱好苏轼和辛弃疾的词,则可得出以下哪项?(E)
(1)爱好王维的诗爱好辛弃疾的词;不爱好辛弃疾的词不爱好王维的诗
(2)爱好刘禹锡的诗爱好岳飞的词;不爱好岳飞的词不爱好刘禹锡的诗
(3)爱好杜甫的诗爱好苏轼的词;不爱好苏轼的词不爱好杜甫的诗
A.杜舒爱好辛弃疾的词; B.王悦爱好苏轼的词
C.刘默爱好苏轼的词 D.杜舒爱好岳飞的词 E.李诗爱好岳飞的词
【例题4】题基于以下题干:
某工厂有一员工宿舍住了甲、乙、丙、丁、戊、己、庚7人,每人每周需轮流值日一天,每天仅安排一人值日,他们之日的安排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乙周二或周六值日
(2)如果甲周一值日,那么丙周三值日且戊周五值日;
(3)如果甲周一不值日,那么己周四值日且庚周五值日;
(4)如果乙周二值日,那么己周六值日;
问1:根据以上条件,如果丙周日值日,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B)
(1)乙排周六 or 周二值日(乙排周六值日)
((2)甲排周一丙周三and戊周五值日;意味着甲不排周一
(3)非甲周一值日己周四值日and庚周五值日
(4)乙周二值日己周六值日;(乙不排周二)
A.甲周日值日 B.乙周六值日 C.丁周二值日
D.戊周二值日 E.己周五值日
问2:如果庚周四值日,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假?(D)
A.甲周一值日 B.乙周六值日 C.丙周三值日
D.戊周日值日 E.己周二值日
【例题5】某大学读书会开展“一月一书“活动,读书会成员甲、乙、丙、丁、戊5人在《论语》《史记》《唐诗三百首》《奥德赛》《资本论》各选一种阅读,互不重复。已知:
(1)甲爱读历史,会在《史记》和《奥德赛》中挑一本;
(2)乙和丁只爱读中国古代经典,但现在都没有读诗的心情;
(3)如果乙选《论语》,则戊选《史记》。
事实上,各人都选了自己喜爱的书目。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D)
(1)甲选《史记》or《奥德赛》(甲=《奥德赛》)
(2)乙,丁爱中国古典且不选诗,选《论语》or《史记》(乙=《史记》;丁=《论语》)
(3)乙选《论语》戊选《史记》(乙不能选《论语》)
A.甲选《史记》 B.乙选《奥德赛》 C.丙选《唐诗三百首》
D.丁选《论语》 E.戊选《资本论》
【例题6】某地人才市场招募保洁、物业、网管、销售等4种岗位的从业者,有甲、乙丙、丁4位年轻人前来应聘。事后得知,每人只选择1种岗位应聘,且每种岗位都有其中一人应聘,另外,还知道:
(1)如果丁应聘网管,那么甲应聘物业;
(2)如果乙不应聘保洁,那么甲应聘保洁且丙应聘销售;
(3)如果乙应聘保洁,那么丙应聘销售,丁也应聘保洁。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C)
(1)丁=网管甲=物业
(2)乙保洁甲=保洁 and 丙=销售
(3)乙=保洁丙=销售 and 丁=保洁
A.丁应聘销售岗位 B.甲应聘物业岗位 C.乙应聘网管岗位
D.甲应聘网管 E.丙应聘保洁
【例题7】“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我国十二节气中的八个,“凉风”“广莫风”“明庶风”“条风”“清明风”“景风”“闻阖风”“不周风”是八种节风。上述八个节气与八种节风之间一一对应,已知:
(1)“立秋”对应“凉风”(立秋=凉风)
(2)“冬至”对应“不周风”“广莫风”之一;(冬至=“不周风”or“广莫风”)
(3)若“立夏”对应“清明风”,则“夏至”对应“条风”或者“立冬”对应“不周风”;
(4)若“立夏”不对应“清明风”或者“立春”不对应“条风”,则“冬至”对应“明庶风”
问1:根据上诉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部?(B)
(3)“立夏”=“清明风”“夏至”=“条风”or“立冬”=“不周风”
(4)“立夏”“清明风”or“立春”“条风”“冬至”=“明庶风”
A.“秋分”不对应“明庶风”; B.“立冬”不对应“广莫风” C.“夏至”不对应“景风”
D.“立夏”不对应“清明风” E.“春分”不对应“闻阖风”
问题2:若“春分”和“秋分”两节气对应的节风在“明庶风”和“闻阖风”之中,则可以得出以下事实?(E)
A.“春分”对应“闻阖风” B.“秋分”对应“明庶风” C.“立春”对应“清明风”
D.冬至”对应“不周风” E.“夏至”对应“景风”
【2021真题】题基于以下题干:
某剧团拟将历史故事“鸿门宴”搬上舞台,该剧有项王、沛公、项伯、张良项庄,樊哙、范增7个主要角色,甲、乙、丙、丁、戊、己、庚7名演员每人只能扮演其中一个,且每个角色只能由其中一人扮演。根据各演员的特点,角色安排如下:
(1)如果甲不扮演沛公,则乙扮演项王;
(2)如果丙或己扮演张良,则丁扮演范增。
(3)如果乙不扮演项王,则丙扮演张良;
(4)如果丁不扮演樊哙,则庚或戊扮演沛公。
1.甲沛公乙=项王
2.丙 or 己=张良丁=范增
3.乙项王丙=张良
4.丁樊哙庚or戊=沛公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
A.甲扮演沛公 B.乙扮演项王 C.丙扮演张良
D.丁扮演范增 E.戊扮演樊哙
考官套路3:通过条件推矛盾
若题干给出条件AB和A非B同时为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A为真,那么会导致B和非B同时为真的情况,产生矛盾,说明A一定为假。
若题干给出A和B不能同时为真,而C推出了A为真,同时也推出了B为真,就会产生矛盾,意味着C一定为假。
【例题5】某民乐小组拟购买几种乐器,购买要求如下:
(1)二胡、萧至多买一种;
(2)笛子、二胡和古筝至少买一种;
(3)萧、古筝、唢呐至少购买两种;(最多只有一个不买)
(4)如果购买萧,则不购买笛子。
假设二胡=A;萧=B;笛子=C;古筝=D;唢呐=E
非A or 非B
C or A or D
非BD and E; 非DB and E;非EB and E
B非C
非DC or A(矛盾)
非DB and E;买B可以推出非A;也可以推出非C(矛盾)
根据以上要求,可以得出以下哪项?(D)
A.至少购买了3种乐器。 B.萧、笛子至少购买了一种
C.至少要购买3种乐器。 D.古筝、二胡至少买一种 E.一定要购买唢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