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居然遇见了电视剧《清平乐》中晏殊被贬颍州时带去的可爱的晏小七的词,晏小七即晏几道,宋代词人,晏殊第七子,才华横溢,深得晏殊真传,与晏殊齐名,时称“二晏”。
这首词叫《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全文如下: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晏殊47岁才有小七,而小七又长得最像他,天资聪颖,因此备受呵护。晏殊传奇跌宕的一生在晏小七刚成年时走向尽头,小七失去了庇佑又生性孤傲,不肯依附权贵,一生仕途不利。
此词上阙写一场美丽难忘的邂逅,下阕却道尽人间相思之苦。这里的“玉箫”也许并非真名,只是代指伊人,取自“玉箫韦郎两世姻缘的故事”。
玉箫乃姜辅家侍婢,韦郎少时住在姜氏府,与玉箫有情。韦郎辞归,留一玉指环,相约七年来取,韦郎失约,玉箫绝食而死。后韦郎忆旧,玉箫转世与韦聚合。
小七与一歌女在酒筵初遇,伊人在银灯的照耀下轻歌一曲,妩媚妖娆,一曲终了,小七与其四目相对。郎情妾意添罢酒,主人示意歌女再来一曲,打断二人互递的心意。“我”明了,伊人非“我”能触及(因歌女身份不一般)。
伤心罢,只能醉在婉转的歌喉里,只能醉在一杯又一杯的酒里,宴虽散,仍沉湎其中。非酒不能醒,是小七仍沉醉在伊人明亮娇艳的仪容和温馨体贴的柔情蜜意当中无法自拔。
春光如此寂静,春夜如此漫长,我们同在一个碧空之下,奈何却像楚王与巫山神女那样难以见面,你的居所竟如楚宫般遥远,似梦似幻。
巫山神女乃天帝最小的女儿,生性多情,但红颜薄命,刚到嫁娶年龄就得了无名绝症,香消玉殒,天帝将她埋在巫山之南的一个山坡上。楚怀王经过,神女与其在梦中相会。后楚王难忘云雨事,在巫山“建庙修阁寄情思”。
“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古人认为梦中魂会和人体分离,自由自在地行走。现实当中不能随“我”意,只好付诸一梦了。在梦中,“我”又无拘无束的,踏着满地杨花穿过谢桥去会伊人了。
谢桥代指通往烟花巷陌的路,典故来源于唐宰相李德裕,他的侍妾谢秋娘是当时著名的歌姬,李曾作《谢秋娘》悼念她。后世因以“谢娘”泛指歌妓,以“谢家”泛指歌儿舞女的居处。(百度汉语)
“踏杨花”,“过谢桥”显示梦境的虚幻缥缈,与酒筵之乐、无缘再见的现实形成鲜明对照,连与小七同时的学者程颐都夸这两句为“鬼语也!”,意思是只有鬼才才能写得出来。
今早看到耶殊陀尼诗社发的看图作诗的图片下面的一句话主题就是“又踏杨花过谢桥”,直觉它可能非普通的句子,一查发现确是首好词,也是个浪漫凄婉的故事,那我肯定得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