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是通俗与典雅完美地结合。
毛泽东是乡间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又是战火中锻炼出来的领袖。
在学生时期他就受过严格的古文训练,后来在长期的斗争生涯中,一方面和工农兵厮磨在一起,学习他们的语言;一方面又手不释卷,和各种书,如文学书籍,小说、诗词、曲赋、笔记缠裹在一起,须臾不离。
他写诗、写词、写赋、作对、写新闻稿和各种报告、电稿。如果抛开他的军事、政治活动不说,他完全够得上一个文人,就像中共的早期领袖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一样。毛与他们的不同是又多了与工农更密切的接触。
所以毛的文章典雅与通俗共存,朴实与浪漫互见。时常有乡间农民的口语,又能见到唐诗、宋词里的句子。忽如老者炕头说古,娓娓道来;又如诗人江边行吟,感天撼地。
毛文自成一体,他不属于任何一派,他喜欢李白,如鲁迅,但又不崇拜任何一派,所以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的文,更符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