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朋友说起《二十二》的时候,我是斩钉截铁的说不看的!不是因为觉得不好看,是因为害怕难受,“慰安妇”这个题材不只是国际上敏感话题,它更是横在人心里的一根劈柴儿,感觉如果不刻意触动,这跟劈柴就不会动,就伤不到我!
然而,最终没逃过“时局”。朋友看了电影说,很好,不刻意煽情,也没有过度渲染,是一部平静的纪录片;导演郭柯说,我把她们当自己的奶奶,肯定不可能去撕奶奶的伤口!他也说,所有票房,除了保本,全部捐献!
最终,带着敬畏和纸巾,去了电影院!
电影果然去朋友所说,平静又克制,全片无解说,无历史画面,除了片尾曲以外,你甚至都听不到一点点背景音乐声。
能听到的,只有操着各种方言口音的老人静静的阐述,和她孙辈们的嬉戏打闹,日常的生火做饭吃饭,其他生活忙碌的琐碎,和她们周遭的风起风落树叶婆娑。
婆婆们年纪都在90岁以上了,她们说,以前的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有的事情也不想提!看得出导演很尊重他们的意愿!
记忆很深的十几岁从韩国逃难到中国的毛银梅奶奶,她在中国收养了女儿,她说有韩国人问她想不想回国回家乡看看,她说,我在韩国没有家了,也没有亲人,不回去啦。老奶奶已经记不起韩国话了,但她却清楚的记得儿时和家人分散时的画面,记得自己一直趴在火车里喊妈妈,妈妈……她记得家乡儿歌《阿里郎》,记得用日本话讲“欢迎光临”!但当要说到那段黑暗的日子,90多岁的老人捂着胸口,哭了“不说了,不说了,我说了不舒服”。
奶奶哭,我也跟着哭了,因为她说出口的,也因为她说不出口的……
天上下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
九十二岁的广西老人韦绍兰在电影里哼唱起这首歌,一字一句都像是在诉说命运。韦奶奶是中国唯一带走日本血缘孩子并且公开身份的“慰安妇”受害者。因为遭受的苦难和身份,他73岁的混血儿子罗善学单身了一辈子,养牛养了一辈子,也被排挤了一辈子,痛苦了一辈子……
奶奶说在最痛苦的日子里,眼泪都不敢流,更不敢抬头起来看……
可是她却说: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着这条命来看。
整部电影看下来,心里确实很难受,不仅是那些说出口的过往和没有说出口的苦难,更多的是由衷的感动和钦佩!她们大多生活在贫困的农村,精神上已被饱受折磨,物质更是没有多丰厚,甚至只能满足温饱!然而,整个拍摄出的日常画面,他们大都安静平和,乐观向上的生活着,就像在漫漫岁月中被洗涤过的大树一样,从黑暗中萌芽,在顽石中求生存,坚韧的破土而出,向往着阳光和美好。
看这部电影是在前天晚上,本来不想写关于它的东西,因为不想再去多想。可看了很多微博还有朋友都说,不敢去触动,不敢看,所以想借一点文字跟没有勇气的人说:去看吧,值得!
短短千字无法描述我的内心,但是每一次回忆画面,老人们的音容笑貌都映入眼帘,好似在脑中放映!
这部电影叫《二十二》,因为拍摄的时候2014年,中国大陆统计一共还有22名幸存的受难妇女,而时至今日上映之时,还有8名在世!
《看电影》主编阿郎也说:“《二十二》记录的这段历史、这个伤口其实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有很多人对这个事情避而不谈。那么疼的一段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消失、被遗忘。如果没有《二十二》,如果我们再不记录的话,电影作为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一个表达方式、一种传播的语言,它是失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