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浮世之中,大多数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这些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他们一天大部分时间怨天尤人,想要逃离其中而不可得,原因在于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在世间行万事之前要以修心养性为先的道理。
王阳明认为,人心就是天理,世界上没有存于人心之外的事物和道理,虽然这种看法与唯心主义观点相悖,但是这是王阳明是从人的内心去寻求真理的看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人的言行举止想要达到一定的规范或者达到至善的境界时,就要先从内心入手。“相由心生”,只有当内心达到了至善的境地,其外在的言行举止也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在现如今烦躁的世界里,做人要先修心,先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要问心无愧,坦坦荡荡,对于每天突然遇到的各种意外状况,也能淡定自如,从容面对,不会被其扰乱心情。在儒家先贤眼里,这也是君子的风范标准之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心”能左右我们一切的想法和观念。做好事源于内心,做坏事也是源于内心。心中所想会影响我们周围的一切。拥有一颗平静而宽容的心能够令人体会到生活的快乐,而拥有一颗躁动不安且沉重低沉的心令人陷入黑暗中找不到方向。只有以修心为先,才能更通透的知晓世间的道理。然而即便道理对于大部分人都懂得知得,但是真正做到的并不容易,甚至要用一生的时间去琢磨。
修心并不是很大的难题,只要我们能够日日更新、时时自省,不断净化内心的污垢,便能摆脱俗世的困扰。
(今日学习心学之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