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战略首先就是选择,是取舍之道。在企业初创期,创始人首先要考虑清楚选择做什么生意,进入哪一个市场。先解决“我是谁”的战略定位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基本就明了了企业未来一定时间内个人及企业的发力重心在哪里?甚至很多成熟的企业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发展瓶颈,也要考虑这个问题,考虑清楚自己是谁,企业的发力重心在哪里?否则没有战略定位的牵引,企业就像一首没有航向的大船,飘到哪里算哪里,在后续的发展中识别不出市场上哪些是战机、哪些是坑。
那么如何找准战略定位,找到真正符合企业当下基因且最具竞争优势的战略定位?这里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战略定位。企业最小的竞争单元是品牌,客户购买一个产品,本质先是考虑在哪里用,用来做什么的问题。因为人本身就生活在这个社会的大场景之中,而在这个大场景之下又有无数的小场景,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每个场景又有多个可以替代的产品。因此,顾客购买一个产品其实是用场景思考、品类选择、品牌决策,而非买的是XXX公司。(例如:客户购买一辆汽车,首先考虑的是用来越野还是商务接待、还是驾驶舒适。)因此企业对外的品牌定位本质上就是企业的战略定位,这个定位一定是能够对外起到创造顾客的作用,对内起到牵引企业运用的作用。一个好的定位一定能够满足三个条件“唯一性、权威性、排他性”,必须做到在顾客的心智中与众不同,且能够在顾客的心智中占据优势位置,进而为企业转化业绩。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之前的年代,信息没有那么发达,并且我们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求大于供,很多行业还是处于蓝海市场竞争并不激烈,只要企业能够生产出产品就可以卖的掉(例如:当时的深圳后来被成为一夜崛起之城,在政策以及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当时很多的创业者上午拿订单,下午东莞生产准备交货)现在大多数行业竞争饱和了,特别是后疫情时代,消费降级很多企业都基本没什么订单。在那个年代很多创始人在决定开始做一家企业的时候,要么是为了谋生而选择做一个生意,要么凭“嗅觉”发现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很少有企业家真正考虑战略的问题,去系统的对各种商业机会进行分析调研、评估市场空间及潜力之后再开创公司。类似马云那样,在西湖边做导游时通过与美国游客聊天了解互联网,然后就敏锐地进行信息收集,接着义无反顾地抛下手头所有全力进入这个新兴领域的人,实属少数。
在解释清楚什么是真正的战略定位后,要想找到真正能给企业带来增长的战略定位。首先是做好战略洞察中的第一步,找到那个市场足够大的增长机会,卷入行业增长趋势之中,在大的市场中发展,并且局限于小的增长机会在小池塘里发展。因为,行业天花板的高低本身就决定了企业未来能够做多大。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本质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在找到行业发展的增长趋势之前,必须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这个品类/行业的发展历史脉络是怎样的?(从历史发展脉络规律中,探知下一步可能的发展方向)
第二:这个品类/市场的总容量有多大?(总容量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天花板,是否值得在这个品类/市场做)
第三:这个品类/市场的成长性如何?(如果容量不大,成长性就决定了未来是否可以做大)
第四:这个品类或市场中,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品牌?(研究不同类型的品牌,便于看清品类/市场竞争的局面以及他们的成长性如何)
第五:这个市场的有哪些特点?(市场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因素是影响成败的关键)
第六:想要在这个市场成功的关键要素有哪些?(如果做怎样获取这些成功的关键要素“资源/渠道等”)
第七:做出战略假设,往哪个方向聚焦机会最大且行业天花板最高?(假设出未来可以聚焦的几个发展方向)
本节就分享到这里,下一节分享如何在战略假设之下,找准战略定位。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