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难得有个空闲时间去“颜玉阁”给脸部做个清洁、护理。从我到那里到做护理期间,老板家的小姑娘、刚上一年级的小女孩儿,全程几乎都是在哼哼唧唧的状态中。不止是哼哼着,黑着脸,面部表情也全是痛苦,依稀还挂着泪珠,眼睛几乎是眯着都没怎么睁开,手里拿这一张试卷,嘴里嘟囔着,声音小如蚊蝇………
看着这小姑娘的情状,我不由得哑然了。纳闷的问她妈妈:“咋啦,你又训斥小乖乖啦?”“哪有!我自始至终连一指头都没摸她,瞅瞅她那个样子,唉…!”旁边一个正在做护理的阿姨也在随声附和道:是呀,她妈可没批评她。还在劝着小姑娘:乖婷婷,别哭了,好好说话………
这个时刻,我差不多把情况摸明白了:孩子做作业时,字不认识,题不会读,面对一大张对她来说跟天文数字一样的一堆题,肯定是一个头两个大。一边是心里长草了一样急着出去玩儿,一边还不得不完成这压根都不想做的劳什子作业。
根据惯有的情况,这孩子就开启了自我保护模式——哼唧着、哭泣着、嘟囔着,让自己处于受害者模式,免得被妈妈训斥的更厉害。
记得之前这小姑娘还没上小学时,幼儿园时的她真的是神采飞扬,说话声音脆生生的,挂满阳光的脸上总是笑意盈盈。因为妈妈工作的原因,这里总会有小孩儿不断闹腾的时候,这小姑娘颇有当家作主人的自觉,要么哄着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吃东西、玩玩具,要么煞有介事的带着他们摆放这整理那,也会有黑着脸、端着架子训斥小家伙们的情况。
总之,那时候的小姑娘是恣意张扬的。转瞬间,从幼儿园进入了小学,像花一样的小姑娘在一次又一次的做作业中、做试卷中节节溃退。放学后尽情的嬉戏被作业和卷子束缚到了一方桌凳之间,跟小伙伴们的纵情游玩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往日的声音清脆、神采飞扬被一脸苦大仇深、哼哼唧唧所代替。
连我这个旁观者都可以揣摩到小姑娘内心是何其崩溃、何其无助、何其感怒而不敢言,更何况小姑娘自己呢?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刚刚上小学的孩子竟然掉进了害怕做作业、畏惧学习的大魔咒中呢?
一、识字量太低。
我刚到的时候,依稀从小家伙的哼唧中听得出小姑娘到妈妈身边嘟囔着问“ ABB型词组有哪些”?妈妈耐着性子说“白花花、绿油油”,劝她赶紧去写,小家伙依然哼唧着“不会写”,妈妈还是好脾气的说拿一张纸过来帮她写,我在旁边赶紧接过话头:“乖乖,去拿一张纸,阿姨帮你多写几个。”又是一阵磨蹭,小家伙才不情不愿的拿来一张纸,我笑着问她“都喜欢什么颜色呀?”等了一会儿未见回答,我根据这个年龄小姑娘们的喜好,揣测着问:红彤彤?金灿灿?绿油油?黑乎乎?甜丝丝?美滋滋?哭哈哈?小姑娘总算是回应着我点点头,又摇摇头。
我大概能从小家伙点头又摇头的矛盾中弄明白了:点头是我说的那些颜色她还算喜欢,说的那些词她也听说过,摇头则是指那些词她都不会写。待我把这些词写出来,一个一个指给她认之后,姑娘拿着卷子到外间去了。安静了没一小会儿,哼唧声音又响起了:“妈,这个题还不会………”妈妈依然好脾气的给她读题,孩子依然说字不会写………
想想这个小姑娘,有那么那么多的字不认识,有更多更多的字不会写,写作业这件事对她来说,就是她的世界中最大最大的灾难、最无法跨越的苦大仇深。她天天在这么一个黑洞中被外力推着、碾着,如风中的树叶起起落落。
若是孩子有足够的识字量,而且会写,一张试卷她一二十分钟就能拿下来,不止是获得妈妈的肯定和赞扬,更多的是自己收获的愉悦,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跟小伙伴们玩,甚至还可以跟妈妈撒娇要这要那吃、买这样那样的漂亮玩具………
但这些都跟她无缘了,她只能在哭泣、绝望中反反复复,爬不上来。
二、缺少高质量陪伴。
在几次三番、三番几次的哼唧着“不会写、不认识”之后,妈妈终于败下阵来,“好了,好了,不想写作业出去玩儿吧”。可是哼唧声又来了,“妈妈你陪我玩儿”“没看着妈妈在忙吗?怎么能陪着你玩儿,去吧,去门口的小公园玩儿去吧”,“可是我不想一个人玩儿”。“去,给你小姨打电话,让她陪你玩儿”………
又是一阵拉锯战,小姑娘改出去玩儿为要手机玩,妈妈也抗拒了一阵子,又教育了一阵子,最终还是缴械投降。屋里终于安静了下来,外间刷小视频的声音传过来,看动画片的声音传过来………
根据往日老板和其他顾客的对话中,我依稀拼凑出小姑娘的家庭状况:妈妈一个人靠着这个小店,撑起家庭几乎所有吃喝拉撒,爸爸常年不在家,养家糊口也几乎指靠不上,甚至有一阵子还在闹离婚。妈妈只要开门就没办法随意离开,小姑娘的上学放学接送都是问题,没办法,更多的是放在托教,幼儿园时曾经拜托过门口邻居甚至顾客帮忙去把她接回来……
这清明三天假,(前一阵子一直在下雨)难得的是艳阳高照,外面又是鸟语花香,小姑娘当然渴望妈妈能陪着她去外面踏青,去闻花香,去听鸟鸣。只是妈妈在忙着给一个又一个的顾客服务,哪有时间陪她。至于小家伙字不认识不会写,妈妈也没有办法俯下身和声细语的握着她的手指,给她读、给她写、帮她认。
高质量的陪伴从何而来?陪着她不开门不做生意了?
再想想我所执教的班级,孩子们回到家面对的大多的是头发花白、早已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还有姑妈姨妈舅妈等等,能有吃的饭穿的衣都不错了,爸妈常年在外,别说高质量的陪伴了,连陪伴都没有,有的甚至爸妈离异乃至没有爸妈……这些孩子们怎么办?估计陪伴的只有手机了吧………
不敢再往下想了,心被揪着一阵一阵的疼。
这样的孩子绝非一个两个,而是一个群体,是相当大的一个群体。
问题的深层原因在哪里?孩子的识字量为什么低?为什么一到小学一年级有那么多孩子面对的是不会读题、不会写字的大难题?
巴学园创始人、著名学前教育家李悦儿在她的《关键期的关键帮助》一书中曾明确指出:
孩子就像一颗种子。种子的生长,有发芽,抽叶,开花,结果这样的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天气、土壤环境配合,需要人们适时给它灌溉、施肥、搭架、授粉来帮助它顺利成长。
孩子也是一样的。人的成长也是有阶段性的,0-6岁其实是人类精神胚胎时期,是精神上的人逐渐成长的阶段。人的观点、立场、思维模式、行为模式,这些,都是在0-6岁分阶段去发展的。
五岁之前,孩子用身体学习,小学需要安静地坐着用大脑思考。如果在幼儿园时孩子对应的关键期没有打好基础,进入小学之后很难适应学习模式的巨大转变,可是五六岁的孩子对自己内心需求的表达还处于模糊阶段,没法表达出内心的各种不适应,父母又因为社会大环境的裹挟,老师的一个又一个指令要求,来不及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来不及分辨孩子的最急切需求,甚至压根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分辨这些,就一个一个的,把一项又一项的外界要求砸给孩子们………
对于“幼小衔接主要不是学习内容上的提前训练,而是生活模式和学习模式改变的先期熟悉”这样的内容又有几位做爸爸妈妈能清晰准确的理解,而且能践行到日常生活中呢?
于是一个又一个学龄前还萌哒哒,超可爱的小孩们,就这样被被爸妈各种各样的花式批评、斥责、甚至打骂中,自尊水平一降再降,降到尘埃里,自律水平也一路走低,不是爸妈盯,不是打骂呵斥,孩子就是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哼哼唧唧着不愿写作业、不想背书………
孩子的自尊水平和自律水平是相辅相成的。自尊水平越高,则自律水平也高。
孩子是最需要爱的,最需要无条件的爱的。
打骂斥责下的孩子,我们又怎能奢求他能乖乖地、心甘情愿地坐下完成一项又一项对他来说原本就是难于上青天的各项任务呢?
教育孩子教养孩子本就是一件超级复杂的事情,太多太多的人压根就没有经过岗前培训就持证上岗,就做了孩子的爸妈。又因为工作生活的种种焦头烂额,或者自己性格中的种种无法自控,孩子就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捋不清的爸妈养护下摇摇晃晃着长大。
幸运的人用童年来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咂摸着品味着这句话,更加觉得教育者、为人父母肩头的责任和面临的问题何其复杂!
若实在没有办法去多读点书,了解一下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那这种不幸、孩子们的苦难只能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孩子呀,又有多少爸爸妈妈甚至老师真正懂得你不想不愿写作业呢?
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