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说:“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曾几何时,干完农活的爸爸妈妈,在那漆黑的晚上,躺在拥挤的床上,给孩子讲《花木兰》、《穆桂英》,讲《牛郎织女》、《后羿射日》……
那一个个童年时口口相传的故事,是孩子们心中的光,带着那个贫穷年代的孩子们,飞向远方。
给孩子讲故事,是最早的亲子阅读。而今,生活富裕了,家庭条件好了,亲子阅读就有了更多种展现形式。
试想一下,在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亮起的时候,一声声稚嫩的童音响起:“妈妈,给我讲一个故事吧!”于是,妈妈搂上自己的宝宝,轻轻地拿起一本书,沉醉在美妙的阅读的时光里,那是多么温馨的场景呀。
亲子阅读是孩子成长阶段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到底该如何进行亲子阅读呢?
首先可以“我读你来听”。
对低年段的孩子,他们识字量比较少,还不能够自主去阅读,这时候爸爸妈妈每天给孩子读书或讲故事给孩子听,也是父母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其次可以“你讲我来听”。
孩子如果能够自己阅读,你可以当一名听众,让孩子大声读给你听,大声朗读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专注力等都有好处。如果孩子识字量不大没关系,同样可以读给你听,每天选择绘本给孩子阅读,让孩子读图编故事,连猜带想,这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做到的,孩子读完之后你就做到一个字夸,放大孩子的优点,从而激发阅读兴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接着可以“和孩子一起朗读”。
面对整本的文字书,一开始孩子一个人读会比较枯燥,特别是书,不是孩子感兴趣的,我们可以选择各读一半的方式进行,你读一段,我读一段,你读一页,我读一页,交叉进行的方式会让孩子找到阅读的新鲜感,此时如果你示弱一下,让孩子当你的小老师来指导你,孩子就会兴趣大增。
最后可以“一起聊聊”。
不管是哪种读书方式,读完之后一定要和孩子一起聊聊,没有讨论的阅读是无趣的。怎么聊,也是一门技术活。我们可以聊那些开放性、延伸性的问题,比如你最喜欢哪个人物?最像你生活中熟悉的谁?有没有遇到和书中相同的情况?书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画面?(最令人爆笑的,最伟大的,最神秘的,最窝囊的,最可悲的,最有爱的,最无情的……)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些事呢?对这本书的结局你满意吗?
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长久训练会让孩子读出自己的观点,悟出自己的“哈姆雷特”,孩子会不知不觉走向“我想读,我要读”的阅读境界。
总之,亲子阅读是最温暖的陪伴,如果你还没有陪孩子阅读,那就从今晚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