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中的时候,我一直成绩很好,高考数学超常发挥了一点,考了140+。
但到了大学,却发现没有什么拿到出手的成绩。
这是为什么呢?是我变笨了吗?我反思了很久。
到现在入门产品这个全新的领域快一年了,期间加入了产品知识星球,在里面见识到了不少优秀的产品人,其中不乏10多年经验的资深产品经理,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所谓学习能力
过去,当我看一个优秀且学东西很快的人时,会下意识认为,这个人一定很聪明,很有天赋。
而现在,我判断学习能力怎么样时,更多会看以下几点:
1、有没有完善的学习体系和流程,比如怎么做规划的,怎么选书的,怎么阅读的,怎么做笔记的,怎么整理知识的,怎么复习的;
2、有没有把学到的东西用上;
3、有没有开放的学习心态,能够保证信息接收的完整度;
4、有没有精益求精的学习韧性,能重复践行——我有一点但不够,还需加强。
至于学习的速度快不快,这只是短期的表象。
上述四点才是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能走多深的东西。下面来展开分享一下关于后三点的心得体会。
在用中学
最近意识到,绝大多数“知识”是无用的。
很多书,说得很对、说得很好、说得很有道理,但就是不适合我的场景。
前段时间,读《沟通的方法》,脱不花给了很多实用的方法,也给了很详实的案例。
而其实里面涉及的很多沟通场景并不适合职场新人,比如批评、激励、辅导等,都是日常工作中几乎不会遇到的场景,很难用起来。
读完后会感觉收获满满,却在做笔记,绞尽脑汁地想自己生活中有没有遇见过类似的案例时,发现怎么都想不起来。
还有些部分,虽然做了满满当当的笔记,但可能就在笔记本里吃了灰。
这就更别提那些在网站上浏览的信息。之前我每天早上会先去看一遍行业资讯,有时候看了很长时间,得到的更多是浮于表面的信息。
那什么更重要,完成一件事、拿到一个不错的结果、解决一个关键问题。
每天把这些做好了,其实就可以好好玩耍了,烫剧逛街出门闲逛......放松大脑,怎么开心怎么来。
而一本书、一篇文章,比起给了我们多少知识,能让我们做出一个细微的改变,才真正发挥了它的使命。
那面对不紧急的知识怎么办呢?就完全不读了吗?也不是。
读个大概就好,知道它在哪里,知道自己可以找到它,以后遇上问题多一个解决思路。
这本《沟通的方法》虽然现在用不上,但我以后一旦遇上沟通上的问题,都可以重新打开笔记或书,寻找答案。
学习好的标准
这几个月持续发现,我常常会提前去建立一个自己的标准规则,而忽视既有规则。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不知道好的标准是什么,有时候知道了也会下意识排斥。
比如,我很喜欢自己DIY方法,比如创建一个复盘模板,并且觉得这个模板非常适用,会自动把其他方法归类为无用方法,直到我发现原来很多笔记软件里早已经有比这验证过更好用的模板。
比如,我学过两次粥左罗的写作训练营,一次在8月,那时候我怎么都无法接收那一套写作规则,觉得功利性太强,下意识排斥所学的东西,学得很煎熬。但我也知道,这是因为我自己接受不了规则,而不是课程本身质量不够的问题,所以我选择在10月继续学习,那时候真正入门写作,心态更开放了,顿时觉得这些方法都太好用了,越用越会,真香!
比如,产品一定得要用户调研吗?不一定。洞察还可以来自数据和竞品。有时候我会为了做用户调研而去做用户调研,因为这是我在某本书上看到的流程,我也就信以为真,而现实情况和书上写的差别很大
其实,每个人对于外部环境都会有自己的标准和预设,有时候是出于价值观,有时候是出于过去的经验沉淀,有时候是像我一样出于第一直觉。
它在有些时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理解外界,但与此同时,也会影响我们去接收其他关键信息。而我在这一点上会更明显一点。
那要怎么做到不被自己建立的标准影响呢?先了解什么是好的标准。
见到高山,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才知自己的不足与局限在哪里,才会知道自己到底要学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去做提升,才能进步。
这就是为什么都说应届生最好去大公司,大公司有一套长期建立起来的优秀标准,长期在这种环境下,会知道什么东西好,才有判断能力。
这个世界的各行各业已经积累了很多很多好的标准了,就算没在大公司,互联网有的是途径,只要愿意花钱花时间花脑子,总会发现的。如果大家想知道具体要怎么找,可以关注我后续的文章。
过去,我没有这个认知,走了歪路,沉浸在自己的方法论里,唯我独尊,觉得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从而失去了再进一步的空间。
现在,才有了去深入了解并学习好的标准的意识。而学好标准,说的再具体一点,就是:
学习心理学,去看最牛逼的人写的书,去找全中国最好的心理学家的课;
要做自媒体,去了解这个领域做的最好的人,看ta是怎么做的;
要学原型设计,就想办法看看大厂里的朋友是怎么画的。
想成长为优秀的产品经理,就去对照大厂的职级体系,一路往上走,定期给自己做评估,最好拉上小伙伴一起哦~客观视角看自己,往往更为准确。
如果我们不了解客观的好的标准,那在没有评判能力的时候,还太快地去建立自己认为好的标准,很容易会陷在这个自建的标准里,故步自封。
积累最重要
做到上述两点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讲烂了的积累。
一切的一切都是积累罢了,知识、技能、经验的积累。
能力都是在不断积累知识,使用技能,并不断参与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提升的。
比如,提升沟通能力,
知识上:需要了解心理学、了解一些沟通分析模型、了解同理心、了解情绪的本质;
技能上:要了解一些话术,了解一些小方法,比如双线卡位法,比如通过外部设置小的可关注点;
然后不断去进行人际沟通,这样慢慢才会有提升,学习能力也随之变得更强。
哪有什么巧方法,哪有什么快速成长,所谓的快速成长也是建立在我们没看见的默默积累上。
说这些,也不是想灌输鸡汤,我自己也不一定是能持续积累下去的人,只是想借此提醒自己,有得必有失,收获后必有付出,而不是完全靠所谓的天赋。
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我如果不想卷了,就不卷吧,好好躺平,好好过日子,但同时别做白日梦,如果想要更好的自己,就主动自己卷自己,扎实积累,不断学习。
写在最后
回到开头的疑惑,为什么到大学会觉得自己变笨了?
其实并不是真的变笨了,而是我对于学习的认识有一定偏差。
我过去过分关注是不是聪明、是不是有天赋,在短期可能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
但要想长期地在一个领域耕耘,学以致用、学习好的标准、持续积累才是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
这就是最近关于学习上的心得啦!希望对你有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