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亲子伴读
出差中,这一项由奶爸在家里负责,很放心把孩子交给他。如果换做我在家不一定把孩子带这么好。我问孩子有没有问我,他回答孩子们没有问你是不是感到很难过。没问不代表不想,我一点过去视频孩子们就开口了,妈妈我想你了。孩子对我的感情这一点我比宝爸有信心。我对自己没信心的是我单独在家陪孩子,有时控制不了我的情绪,一着急我就开始焦躁。小猪佩奇中的猪爸爸用是grumpy.我们家也有一个容易焦躁的,有一次儿子问我,如果我和妹妹在家都不听话,你能照顾的了我们吗?我被儿子问的不知道怎么回答。我想说的是妈妈也在成长中……儿子说我已经有很大进步了。
古诗打卡 幼女词,早上起来我就打卡了,下午孩子也发来语音聊天诵读咯。
英语我来读了the Rex打卡,先让孩子复习前三本吧。孩子勇敢尝试读出来已经不担心了,主要是专心看图和看字。
绘本阅读了 永远永远爱你。挠痒痒先生
2.一起来读书,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学习即理解
学习即理解,其实在小学的时候就听过了理解这个词,老师总是一次次重复着对我们说,不要死记硬背,要理解着背。现在想想,都是罗列的灌输类的知识,也就是配方知识,即使背过了,还是没有运用,过后还是会遗忘,那这就不是全局性理解。一直以来的学习模式我印象中是这样的,比如:生物方面细胞的结构,特性,分类,历史方面:主要大事件发生的背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目的,作用。语文某一篇课文,主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数学,先解释定理,然后分析一道题目,结果听明白了一道题,综合起来的题型还是不会。记得当时初中刚学代数,学了很多关于角和线段的定理,需要背下来好几个,背是背下来了,可是不会用啊。幸好我爸是数学老师,周末在家他帮我在地上一道一道题地画图,从他画画标标勾线等建构图形中,我脑子开窍了似的,知道了什么时候该用那个定理,这才是全局性理解吧,打通了任督二脉,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建模,重构,灵活运用。不过实际生活中还是用的少,只有局限在做应用题中理解了。
值得学习的知识应该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全局性的理解。也就是对所学的知识能进行全面的,生动灵活的理解,能透过现象看本 质,能触类旁通,融会贯通,能很好的应用于实践。 它就可以帮助学习者在遇到真实问题时:快速地判明问题的性质、审慎的思考,并能够激发进一步的深入学习。用作者的话来说,现在的教育教的是“配方知识”,就是看到A,就知道B,类似于标准答案式的知识。
这让我想起来高中的政治,每次回答后边的分析题,我都是绞尽脑汁的不知道怎么分析实际问题,不知道怎么把所学知识,延展和拓宽到时事问题,总是生搬硬套,运用的很蹩脚。
想到现在给孩子大概了解了字母有字母名称,和字母发音,就像动物有自己的名字和自己独特的声音一样。他能很溜的说出来B says b , b is for bear, 当我问他一个单词时候,他还是不懂怎么拼读。这里是还没有全局理解这个知识。最近读海尼曼,重新再来学习自然拼读预备级,比较注意简单单词的拼读,自己也会拼red, 这样简单的单词了。
想要孩子做到全局性理解,做父母的在和孩子一起游戏的时候就要先学会全局性理解的引导。和孩子玩积木搭建等,老公总会有新点子出来,所以孩子一般也喜欢和他玩,上次老公看到孩子对火箭发射感兴趣,读了一下绘本中关于揭秘太空中火箭发射,又看了一段视频,接着他和孩子用磁力片做了火箭,演示了整个卫星发射,围绕天体旋转到返回地球的过程。必须夸下他也很会引导孩子的好奇心了。如果只是像有些百科书中 介绍 宇宙,太空的组成,这样的配方知识他还是不太感兴趣的。抓住一个点火箭发射升空,多方面,多维度的引导,这也算是初步的深刻认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