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聊天,总是围绕着孩子的话题,朋友是一个盲人,但是她是一位特别智慧有远见的妈妈,孩子刚一岁半,从怀她那会儿她就经常给自己脑补各种育儿教育,构画着自己那天带女儿时候能派上用场,期盼着女儿能带她看看全世界,她用着一百分爱着孩子,任何东西都为着孩子去了解,去努力去学习。对自己爱好永远一幅自卑怯弱,对孩子自信一往无前。
我们大多数人面对孩子的教育,总是说:“对他要求不高,愿望不大,只要以后能保证自力更生,安稳平顺就好了,最重要的是做个品行端正的好孩子”
可现实中,我们所做的分明是在把她往优秀的舞台上训练,我们不管他们的真正喜好,一心只想让他朝着自己设定的高大上前途奋进,我们忽略了看重的品行,记住了能力才能赢天下。
我们对他们事无巨细,生怕他那里做不好,落后于人,给他报各种辅导班,常常对着它的作业,成绩单情绪起伏不定,喜怒无常。我们会为了他们偶尔一次差了那一两分而心情不悦,对他横加责备,忘记了自己曾经对他要求的只要不是最差,快乐尽力就好。
我们为了他们投入了大量金钱和时间,慢慢丢掉了自己的时间和爱好,好像我们的爱好就是怎么样更好的教育孩子,甚至它是唯一的爱好,我们没空做其它事情,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事做。我们到处听课,听演讲,看育儿书,和别人探讨育儿经,就是想要知道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出一个人人羡慕,让自骄傲的出色孩子。
我们以为那是我们的责任,义务,更是我们又一次成长的机会,我们以为只要跟着他们的脚步前行,就能让我们窄小的见识看见更广阔的世界。所以我们在这条路上,无所畏惧,倾其所有,勇往直前。我们甚至以为只要我们那么做了,就能得偿所愿,不被辜负,都忘记了要做好一切背道而驰的准备。
但是最后我们没有想过,教育孩子不是我们一辈子的事业,它有年限,当有一天,我们功成身退的时候,我们精神寄托又归何处?我们又何去何从?继续把他当孩子?还是给他带孩子?好像我们最拿手最感兴趣的就是带孩子。我们没有想过他们有一天被插上翅膀的时候会反抗挣脱我们的手。
在我们对孩子全力以赴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给自己留点空间找找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别让后半生的精神寄托空落无助,孩子身上没有你想要看到的全世界,只有你倾其所有而迷失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