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往事

地处兴化市东南角,和东台市接壤的不少乡村,历史上解放之前都属东台县。这里融合了兴化,东台两市很多传统。“上街”说法就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种。

我们村庄离东台市中心相距十六公里。过去水路发达的时候,沿蚌蜒河两岸以及支流河港两边的人家,基本都去东台城里买东西。乡里村民都习惯称去东台城叫“上街”,可能是根深蒂固的乡情和历史缘由,毕竟是以前东台的归属地,影响广泛。家里大事一般都会“上街”采办。

那时去东台有轮船,往来兴化和东台之间。村后的轮船码头,想“上街”,想上兴化,就得在轮船停靠位置等候,说得好听,轮船码头,没有一块砖砌筑,没有一片瓦挡雨,就一个高高的河圩滩深水区,轮船可以停靠,一条条白路阡陌纵横,曾记忆了几代人无数的踪迹。但上了轮船,一个纸质的船票,上面写着蒲塘-兴化,蒲塘一东台。汽笛长鸣,催促着出行的人们,在那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轮船渡口发挥了最大作用。紧挨着的渡口码头也曾繁荣鼎盛,迎来送往了大江南北的客人。很多消息,日用品,食品,菜肴,都是从“上街”,上兴化带回来的。后来形势发展,兴化东南部基本每个乡镇都有到东台的固定帮船,而轮船也就逐渐淡出了了历史舞台,无论是轮船,帮船都为繁荣城乡经济作出了最大贡献,功不可没。

记得那时坐轮船“上街”,早上7-8点上船,大概9点半左右到达东台轮船码头,人们就各自忙开了,因为时间紧凑,下午3点半左右必须返回,轮船不等人。大人们一般都是家里有事,去“上街”买菜,我们那里叫“打厨房”,按照“厨师”开的菜单,照单买齐,其实我们那里的“厨师”平时都是农民,没经过什么培训,就是“骨里巧”,能烧的一手好菜,三五个人打下手,一餐二三十桌对他们来说不非吹灰之力。食材新鲜,讲究,做出的菜肴都令人惊叹。要是有外地人作客,几乎没人不翘大拇指,比起现在的饭店家宴那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现在生活条件发展,基本都去了饭店。传统的人家,还是坚持“上街”或者就近的乡镇菜场买菜,请“厨师”在家烹饪宴请。

有一年冬季,临近春节,我跟着父亲坐帮船“上街”。一早就守候在码头上,等候帮船的到来。寒风呼啸声中,帮船过来了,身着皮衣服的帮船老板娘,毛巾裹的只剩下两只眼睛,口里吐着雾气说:“小心点,当心船上滑,”防风的皮衣感觉效果不大,还是看见她不时的颤抖着。拿着竹篙的手,冻的好像不能伸展一样,催促着我们赶紧下船舱。

轰隆隆地挂浆机船,劈风斩浪的航行在蚌蜒河中。河水哗啦啦的卷起一层层浪,跟随着船体,咆哮着河岸,河岸保持着沉默,任凭浪花洗涮着前行。两岸光秃秃的树枝,褪去了浑身的碧绿,昂立着不屈的身躯,面对着严寒,轻轻摇曳着身姿。沉闷的船舱里不时传来一些说笑声,我裹了裹衣服,探身来到后面驾驶处,双挂浆机的东风柴油机热气蒸腾,随风飘舞着,船后的水花飞溅,翻滚着欢腾而去,远处水天一色越来越远……

帮船很快到达了东台城区,河面上顿时热闹起来。各种机船穿梭而行,轮船拖队,渔船,运输,重载的。有篷的敞口的,摇橹,撑船,划桨的。都是冲“上街”来的。

帮船到了轮船码头,带好锚绳,帮船老板吆喝起来:“大家赶紧抓紧时间买齐东西和用品,下午4点准时离轮船码头,大家不要错过时间呀,过时不等人哦。”此时的轮船码头,就好像一个时令蔬菜批发市场,商贩和种植户一早在轮船码头上一字排开,等待各路的帮船客人来买菜,人头颤动,拥挤不堪,各种叫声吆喝,讨价还价,谈妥称好的蔬菜源源不断地装上了来自各个乡镇的帮船。一些人们陆续离开,有的要买干货海货必须去市场,赶往自己需要的地方。

我和父亲一起出了轮船码头,到了东台街上,感觉“上街”就是不一样,到处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人群,感觉个个都那么忙碌一样。也许是东台是靠近海边的原因,感觉空气中都弥漫着人们所说的“海藻味”,海鲜气特浓。

父亲带我来了一家面馆,说这里的鱼汤面是东台一绝,尝尝这街上的特色。时值吃早饭的时候,加上天气寒冷,很多人都进来暖暖身体,来碗鱼汤面。我们好不容易找个位置坐下来,不一会功夫,两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鱼汤面呈现在我眼前。面条白色细滑,汤白汁浓,蒜香飘浮,清爽可口。筷子轻轻一挑,面香蒜香鱼香,一起入口留香,回味无穷,鱼汤面不仅味道鲜美,听说还具有较好的养生作用。我喝了一口面汤,果然是浓香沾嘴边,丝丝鱼香入肺腑。传说是皇宫里流落出来的大厨,选料讲究,选择了野生鲫鱼、鳝鱼骨、猪骨等原料,经过层层工序,熬制高汤过滤而出,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活性钙和各种氨基酸的特点。还能够润脾健胃,补虚疗肠。民间常有“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之说。我边吃边享受,吃完了还端起碗往嘴里倒的一滴不剩。想起那鱼汤面,真的应了街上和乡里的那句老话,“吃一碗,想三年”。心里想,这街上的真值得。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跟着父亲到处转悠办事,北关桥,海道桥,市百一店,都留下了我的身影。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接不暇的人流,车来车往的汽车,古色古香的三轮车,都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最开心的事父亲帮我买了一双白色的运动胶鞋,那时都比较流行和时髦的,我们也叫跑鞋和球鞋。我是开心拎在手里,一路上抓的紧紧的。一路上父亲老是催促我快点,别好奇“卖呆”(方言东张西望的意思),好在我天生喜欢记忆,每转一个弯都会留意周边的环境,跟着父亲也不会丢,有机会眼睛都望街上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眼看就到了吃饭时间,父亲说难得来街上,弄个东台特色菜吃点饭。来了一个大排档一样的地方,里里外外都是人,店主热情的招呼着来往的客人,我们也在招呼中进去坐了下来。父亲点了一菜一汤,满满的海鲜香味,散发在店里店外,一会的功夫,有着“天一第一鲜”的铁板文蛤上来了。散乱点缀着几根葱姜,文蛤肉晶莹透亮,肉质鲜美,我忍不住夹了一个放进嘴里,清鲜圆滑,满嘴都是鲜香,回味无穷。文蛤是东台海滩的特产,外壳由两片扇形的硬壳合成,花纹色泽明亮鲜艳。文蛤肉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是地道的美食美味。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会又来了一盘大蛏烧萝卜丝,清香扑鼻,白萝卜丝上那点大蛏,加上点白胡椒粉,蒜花,汤色白澈,父亲轻轻用汤勺压了一下,搅拌两下,说可以喝了。我喝了一口,乖乖,特别的鲜,原汁原味的汤,比平常家里有事人家烧的大蛏萝卜汤好吃好喝多了,难怪人家都要“上街”尝鲜,真的不一般味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父亲沿路又买了点东台茶干,打了点东台酱油,置办了一点年货,年画。我们也算是满载而归了,平常鲜少“上街”。这次总算是见识了“街市”,有很多都是农村没有的。

虽然那次“上街”过去了那么多年,但在我的心里却永远无法忘记。那种纯朴的民风,那个年代,很多无法割舍的情怀。都随我的记忆,留在那“街上”。时过境迁,现在是永远无法体现那“上街”的滋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25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9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5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77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9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6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88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17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66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86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46评论 1 34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7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7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3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