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瑞姆心理学的课程中,有一个练习:假如有一根魔法棒,去过你任何想过的,你理想的一天,你会选择如何度过?
我理想的一天记录如下:
早晨6:00跟随自己的生物钟自然醒来,老公和孩子在熟睡,我去客厅喝了一杯温水,就在我的书房里面铺上瑜伽垫,放上音乐,开始做20分钟的无氧运动,再去楼下公园快走35分钟。
在公园里里面,听树上的鸟鸣,闻地上的青草味,欣赏盛开的花朵,感受微风拂面,享受着透过树缝洒落下来的温暖阳光,感受树木、花草、鸟儿——每个生命迸发出来的活力与热情,每个生命那股昂扬向上的力量。聆听自己,感受自己的一呼一吸,与自己静静独处,享受属于自己的完完整整的一个小时独处时光。
运动完,回到家热好牛奶,盛好昨晚电饭煲预煮好的八宝粥和鸡蛋,端出微波炉热好的点心,喊老公和孩子起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开心的享用早餐。
饭后,我收拾好碗筷,扫地、吸尘、晾晒好衣物,让家里空气流畅。窗明几净。这会儿,老公会带着儿子去楼下公园去玩耍,我去阳光洒满的阳台上,在小茶几上摆几个小盘,放点干果,蜜饯,水果,泡一杯乌龙茶,坐在我白色柔软的蜗牛椅子上开始阅读,听课,写点东西,沉浸其中。
中午烧好饭菜,一条鱼,一盘菜,一碗汤。老公和孩子回来吃好饭,都回房间午休,我会开始料理完家务,然后看看我喜欢的电视节目。等孩子下午醒来,我陪着他去楼下玩沙子,在公园里面和他嬉笑打闹,玩滑滑梯,和别的小朋友玩耍互动。
晚上回家,吃上老公做好的可口饭菜,让孩子看会电视,玩会积木,我和老公聊聊天,睡前给孩子讲绘本。等孩子睡了,老公去书房办公学习,我会在卧室铺好瑜伽垫,跟随着音频去做冥想,静观呼吸,从头到尾的扫描自己的身体,给自己一段充满慈爱与呵护的独处时光。
以上便是我想要的理想的一天,等我自己做完这个练习,我有点吃惊,我想要度过的理想的一天,竟然不是我之前脑海中设想过的:我要去中彩票,我要买车买房买基金买包包。竟然只是想:和老公、孩子有情感的连接和互动,我希望自己的住所是窗明几净,我有自己独处的美妙时光——享受大自然,陪伴家人、学习、锻炼和冥想。一下子,我看到了我自己最想要的,是如此的落地和清晰的呈现在我的眼前。
这次的练习之后,我清晰了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明晰了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我现在的生活也开始有所调整——我会关注我身体的需求,关注我的心情还有物质生活,开始做减法生活,享受轻松自在些的人生,内心更加淡定从容!
1.身体:
(1)饮食
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家里有3个孩子要抚养,妈妈对我们的养育方式是能多节省就有多节省,我总是对食物有一种匮乏的感觉,有一次做冥想,我看到了那个小时候没有吃的很饱的7岁的小女孩。长大能自给自足了,我就特别喜欢吃甜食,尤爱肥甘厚腻,在餐桌上大快朵颐,总要吃的十成饱,肚子鼓鼓的,我才能感觉到心底里的满足,但总是在放下筷子的那一刻,感觉自己吃撑了,肚腩上的游泳圈日益成了我挥之不去的小烦恼,总是想摆脱它,又摆脱不掉,不断的纠缠在减肥又复胖的循环之中,无法自拔。
现在,我想开始用心喂养自己:
首先聆听身体的信号,感知它想要吃什么。比如身体说,好像想来点汤水?继续感觉,什么样的汤水呢?可能是大米粥,加点红枣,好,那就用上好的大米,用心给自己熬个美美的粥。熬粥的过程,尽量活在当下,体验这个过程中的细节,比如淘米的感觉,加多少水,熬多久,一点点去感受。可以有些仪式感的去吃粥,用自己喜欢的碗去盛粥,放上自己喜欢的音乐,甚至点上蜡烛。细细品味粥的温度,味道,咽下去的感觉,感恩自己为自己做了美好的一碗粥,觉察身体什么时候说,好,够了,那就停下,无论粥还剩下多少,都不再吃。
(2)运动
如果我们好好喂养身体,跟身体链接,身体会告诉你,它想要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频率。聆听身体的感受,以它的舒适感受为原则去运动,同时我请了一个私教朋友帮助我,确保运动安全会更好。如果我暂时不想运动,那可能是中气过于不足的原因,不要强迫自己去运动。允许自己暂时不想运动,也允许自己在跑步的过程中停下来快走,有时即便只是做一些对呼吸的觉知,放松身体的练习,也是对身体很好的滋养。
2、心情
以往我的心情每天都是坐过山车的,很容易被外在的人事物所影响。有时候我的心情归我老公掌控,如果老公做一件事没有符合我的期待,比如我希望他陪我去逛街,结果他不想去,我就会生气半天,以为他不爱我,也不在意我,我怎么就不值得老公对我好了,肯定是我哪里做的不够好,脑补很多画面和剧情,结论就是老公是我好心情的毁灭者。
现在,我想他陪我逛街的时候,还是会发出邀请,但是我少了对他的期待,如果他不想去也没有关系,我就会约上闺蜜或者自己一个人开开心心的去逛街,逛到我心满意足为止。女人都是这样的,有时候不买,逛逛街,心情也是极开心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有时候,心理上的需求,比如陪伴,女人是完全可以可以满足自己的!当你爱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的时候,你才有力量去爱别人,能给别人带来轻松和自在。
当我有时候陷入到负面的情绪之中,就会第一时间去觉察:我内心里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我希望别人能满足我什么?当别人不能满足我的时候,我还有别的方式实现么?我可以自己满足自己么?到最后,我每次都是像对待自己最爱的人一样,去满足自己的需求,通过这种内在的对话,总会乌云散去,心情豁然开朗!我意识到,可以做到24小时候随时满足自己的人,那个人不是别人,是你自己!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你自己!
还有的时候,当我情绪比较剧烈的时候,我知道可能是小时候创伤的重现,我就会抽点时间,跟随着情绪,觉知我身体上的感受,依照这个身体的感受,让它带回我到童年身体有相似感受的场景,每每在那刻,我都能看到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我会以她想要的方式对待她,和她对话,无条件接纳她,陪伴她,倾听她,用些心理学的方法去疗愈她,总能在最后,看到我那个受过伤的小女孩变成一个阳光小孩,经常在我的神秘乐园里面笑啊,跳啊,我之前的负面情绪也会烟消云散,云淡风轻。
随着练习和探索次数的增多,我的内心比以前淡定和平静了很多,我意识到,有时候痛苦是一个礼物,它是一扇能够打开内在的大门,只要勇敢面对,就能让光透进来!
3.物质
(1)住所
我原先以为我会有一套大别墅我才会真正快乐,做完练习我才发现,我想要的只是一个温馨小屋,和它大不大没有关系,房子太多只是落灰的。我要的是有个窗明几净的家,里面没有多余的杂物,那些杂物的种类,有我淘宝和逛街淘过来的一堆华而不实的衣物,我给孩子买了太多他不爱玩的或者玩坏了的玩具,我老公囤积了很多过往的旧物,我婆婆收集了很多纸盒塞满我的阳台。
于是,和家人沟通了一下,我花了1个周末的时光,和我们现在所有不再需要的东西在内心说三个字:对不起!一个小小的告别仪式,然后把杂物有的扔到衣物回收箱,或者送给有需要的朋友,或者干脆扔进垃圾桶!做完,感觉浑身轻松自在,有酣畅淋漓的畅通感受!丢完一些我之前不想要,不舍得的东西,感觉在充满闭塞感的人生长河里唤醒“流通”的生命气息。
我现在留下的都是很高品质的东西,这个高品质不是它价格高,而是我当下真正需要,我所享受的东西。还有即将到来的波西米亚风格的桌布,桌旗,沙发垫,也是我思量很久很久,觉得真正对我有用的东西。以后能进我家的东西,我也是慎重再慎重,考量再三。
我正在做的便是物质的减法,精神的加法,当你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于是“喜欢上自我”的自我肯定感就会提升!
(2)“想要”和“需要”
我对物质,对“金钱”,我很早就有觉察,怀有一种深深的匮乏和恐惧感,我从来不敢想象,如果失业或者工作不顺,我未来的生活会有多么糟糕。
但是通过冥想,假如那一天真的到来,我有手有脚,我还是会通过劳动,养活我自己和家人。其实,家人也不用我去养活,我老公一直都在勤勤恳恳努力工作,没有我,还有他的帮扶。真正压倒我的,是我的这份恐惧和匮乏,我觉得未来我们一家三口需要的东西真的太多太多了,健康保险,高的生活品质,孩子的教育基金,孩子的房子,等等,永远在预支未来的烦恼!
但是我记得曾经有一位老师说过,脑袋以下叫“需要”脑袋以上叫“想要”!其实我们真正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其实就那么多,要奢华享受那就另当别论。我第一次拿出纸笔,仔细算了我家每个月的固定开支,其实,我和我老公只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完全可以支付得起日常的生活开支,但是需要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不能什么都想要,被想要的物质欲望所吞噬,就会陷入到金钱匮乏的旋涡无法自拔了。
所以到底有多少物质,才能幸福?我的感受是,如果一直向外去抓取,多少财富都满足不了自己。只当有一天,你愿意向内探索,你会挖掘到丰富的宝藏,你才会慢慢享受到我原来是如此富有的喜悦之感,当然我还在路上,我会意愿一直去向内成长。
这是最近学习成长的一点小感受,记录一下,感谢自己,一直在反思,在成长,让自己的内在愈来愈踏实平和,也感谢大家的阅读,这是我想要分享出来的不竭动力!
如果您也对心理学感兴趣,可以添加微信号deruimu_xinli来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