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回来时,家乡的秋日已进入了最清冷的时节。即使脖子上裹了围巾,刺骨的寒风还是从喉咙灌进胸膛。家乡最舒适的夏季就算是真的过去了。
工作的机缘,让我在多年后可以这样回到家乡久呆。时时陪伴家人,常常朋友相聚,平淡温暖。然而回来这么久,我也想应景讲几件大事,却发现也讲不出什么来。我忍不住困惑,这个夏天好像我做了很多事,经历了很多人,去了很多地方,以为自己为这个季节留下了些东西,但时过境迁,却似乎又没留下什么。
我细想来,最好的日常生活是小,但持续的充实,每件事都转瞬即逝,但第二天又会发生。没有什么东西失去和缺憾,就没有什么格外值得记住的,这种转瞬即逝的生活,也许更值得追求。
与产生短暂的激情相比,维持正常的日子里的美感要困难很多。就好像跟生离死别之际的激情相比,日常的陪伴会有更多乏味的、琐碎的矛盾。
在成都时总是会想念家乡的伙伴,希望能与他们相见相聚。然而我们们QQ微信,代替素笺淡抹,言尽意绵,翩然纸折,跨越千山万水的问候。所以回来大家草草相聚,把酒言欢之后,便速速回归各自的无奈之中。于是我说,从前我们一无所有,却比现在快乐许多。
天气越来越也冷,离家太久,已有些不大适应家乡的气候,时常出现小毛病。这样的时候又总是想念成都,温润的气候,喉咙里时时的甘甜。然而也知晓,等再次身处异乡时,又会多么想念家乡。
人们对一切远离的事物总是这样。久别重逢的时候,刚刚相遇的时候,人们对一切缺点都愿意容忍,因为它是短暂的。如果那个场景消失,变成日常的陪伴,最初的激情消失,生活的真实面貌就露了出来。"只有一次长长的分别后再次相聚,当那些每日的陪伴被切断,熟悉感渐渐消失,那些曾经吸引你的特质回归陌生,他们才重新在人群中清晰起来。"
过去这个夏天,我的身份迅速从一个“归来者”变成了一个正常生活里的一部分。我经常在晚上问自己,那些看你重新归来的人,多少人会失望,多少人会嫌它“不够美好”,多少人会觉得它不过如此?就像我们身边发生的大多数陪伴一样:他有多少缺点需要被容忍,她有多少事情没有达到预期?
你看,正常的日子并不容易持续。但这也正是它可贵的原因,因为得到它,需要穿过乏味和失望,穿过纠纷和缠斗,穿过岁月春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