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书看到“如何防止咨询师的职业倦怠”的时候,老师说有一种途径是让自己喜欢上更多的人。不喜欢一个人往往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关于美丑、好坏、对错的标准。而要让自己喜欢上更多的人,就得有大海一样的胸怀。松动自己过高的标准,才是拓展内心格局的一个自然结果。
熟悉刘老师的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你无论跟刘老师说你遭遇了怎样的事情,比如孩子不好好学习净玩游戏啦、爱人除了干好自己的工作不帮你分担家务啦、高考在即儿子却不紧不慢不温不火急死人啦等等...... 刘老师都会说:“那也挺好”。那声音不抑不扬,表情平静安详,眼神坚定温暖。
期初刚刚听他说的时候,总有些心之戚戚:真的是都挺好吗?时间久了听的多了,心里也勉强慢慢接受了他的这种说法。是啊,把人生拉长了看,眼吧前儿这点事儿算得了什么呢?
今天看到“松动”这个词的时候,心中猛地有了一种暗喜和冲动,它让我的思维又一次打开了一道缝儿。我不免又开始揣摩老师“那也挺好”这句话背后的动机。
首先我想到老师说过的“先做一点点的改变”,我认为这句话里一定有一个信念: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和途径。
比如有人说:“我有严重的拖延症,愁死了,我该怎么办?”
假如我心里有个评判标准“拖延症不好”,那么我就会对这个人有看法。同时我又想和对方交朋友,我就不能对抗他,我得喜欢他。
怎么开始呢?第一步、在心里默念:“那也挺好”。第二步、当然这样还不够,我还得说出来:“那也挺好”。这样说出来有至少三个好处:1.让自己听见:重复确认,“松动”自己的信念。因为凡事都有它的正面意义,“松动”有助于寻找事情的正面价值;2.让对方听见:这很正常的,同时要想解决也有办法,“松动”对方的信念。放心吧,小菜一碟儿;3.给对方传递一个信息:我没觉得你是妖怪,也不讨厌你,甚至我们还可以是朋友、是一伙儿的。“松动”对方的心门。
揣摩到这里,就让我想起昨天先生对着儿子发脾气的事情了。
最近由于疫情的影响,一家人都没有出门,每天在家里工作和学习。先生对于儿子的学习状态很是不满,时不时地会发个牢骚。他认为高考临近,就该认真踏实地努力学习,目标清晰精神饱满,努力考个心仪的好学校,给自己争取到更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为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或者说想要去干的事业铺一条康庄大道。不要时常抱个手机,学不像学玩不像玩的。当然从他的言语里面也透漏出一种期待,希望儿子考个好学校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在亲朋好友面前为他的颜面争个光。
可是他总是用发脾气、自个儿叹气、甚至是用他自己认为的激将法去和儿子沟通。效果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有时候他也会自己强忍着,要求我去督促和提醒,起初我也常常会按着他的要求去提醒儿子(主要是担心他发脾气),可每次似乎都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于是他有时就会把气撒在我身上,我自然也是不乐意呀。
经过几次内心整理之后,先生再让我去提醒儿子学习的时候,我就鼓励他自己去说,顺便会叮咛一句“慢慢说”。有时也会鼓励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看不惯什么和希望是什么。
借用刘老师“那也挺好”的逻辑分析一下:
1.“那也挺好”,我不再担心他会发脾气。没有担心对抗也就不存在了,接纳就更容易,真正接纳了,尊重就在了。
2.他平时工作压力很大,发脾气可以让他有效释放压力,更有利于他的身体健康,工作时也更容易做出正确的思维判断,形成良性循环。
3.对儿子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学习应对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前总担心儿子会被先生的坏脾气吓着,总想去保护。当然我也会在和儿子的沟通中,多次探讨这样的话题,让他学会从爸爸的说话动机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我也并没有发现儿子被先生吓着的迹象,反而有时候能听到一些赞美和崇拜爸爸的话。他真正强大着呢。
4.鼓励先生和儿子交流,表达他自己的真实意愿。这有益于他能够更好地看见他自己,从而真正体验和享受到身心一致的愉悦与轻松。
5.传递一种信息:在我们家里,先生是老大,是绝对的权威。一切先生说了算,包括发脾气。
另外我今天有一个意外收获,那就是:我觉察到我担心儿子受伤害是因为我把幼时的自己投射在了儿子身上,是自己的那个内在小孩儿在担心和害怕。我和自己做了一个连接。我知道我的生命又向“活泼泼”更近了一步。
“松动”,真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