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6日,在咸阳博物院内,经过一个多月的提升改造,以“浴火重生的西汉军团”为主题的杨家湾西汉彩绘兵马俑专题陈列重新对外开放。8月14日上午,我参观了焕然一新的展厅,感觉这里的变化不是很大——
1965年8月24日,在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杨家湾村北侧的塬上,生产大队社员平整土地的时候,发现了精美的西汉彩绘兵马俑,被称为“杨家湾兵马俑”。随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咸阳考古队在这里发现11座外藏坑,出土步兵俑、骑马俑、盾牌模型、车马饰等3000多件文物。
1975年12月,在咸阳博物馆内,杨家湾西汉兵马俑陈列室对外开放。1978年5月,美国旧金山文化中心孙小玲博士在这里拍摄《杨家湾兵马俑》专题片。1980年11月,在咸阳博物馆西北角的院落内,模仿原本出土兵马俑土坑的位置,重新建成的西汉兵马俑馆对外开放。
2004年5月6日中午,我第一次走进咸阳博物馆,看到排列整齐的杨家湾兵马俑,出乎我的意料,感觉非常震撼。当时,只有西侧一座展厅,兵马俑摆放在平台上,周围没有用玻璃覆盖。2009年1月15日下午,我第二次走进咸阳博物馆,东侧又开放了一座展厅,陈列着新修复的兵马俑。
2014年5月18日,经过重新策划布展,利用玻璃罩保护后,以“浴火重生的西汉军团”为主题的杨家湾西汉彩绘兵马俑陈列对外开放,由“惊世的偶然发现”“寻找兵马俑的主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三个独立的展厅组成。
转眼之间,八年过去,经过提升改造的展览,依然保持着曾经展厅的格局。过去,展厅内使用的传统光源产生大量红外线、紫外线和热量对兵马俑的彩绘造成一定伤害。同时,部分灯具光衰严重,参观者无法清晰地欣赏文物。于是,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咸阳博物馆改善了展厅灯光照明,对陈列装饰环境和老化缺损设施进行改造,让游客们尽可能地看到文物的特征和细节。
杨家湾兵马俑包括1965件士兵俑和586件骑马俑,被誉为“三千人马”。陶俑姿态各异,有的手持盾牌,有的紧握缰绳,有的舞动身体,有的低头办公,分别被称为立射俑、执旗俑、持械俑、扛物俑、薄书俑等。
在这些陶俑之中,有一件指挥官俑,体型比其他陶俑都高。他的身高56厘米,头顶戴紫红色冠,身穿红白镶边的绿色战袍,内着大红深衣,外套黑色铠甲,双脚穿绣花靴。右手上举,左手下伸,好像在指挥军队。
如今,在咸阳博物院(文庙博物馆)内,西北角的小院长期作为西汉兵马俑馆。这里的建筑从曾经的咸阳城隍庙搬迁而来,包括牌坊、东西厢房和正殿。目前,西侧厢房展示杨家湾兵马俑的方阵,东侧厢房展示每一件兵马俑的细节,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细节。
在东侧展厅的结尾处,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介绍了杨家湾兵马俑的发现过程和兵马俑主人的探索。根据《水经注》记载,这里曾经被称为周氏陂,可能是周勃或者周亚夫的墓葬所在地。同时,通过多媒体互动技术,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介绍了杨家湾兵马俑三种不同的兵种来源,根据面部的形态分为关中人、陇西人和巴蜀人。
目前,杨家湾西汉彩绘兵马俑被分散收藏到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但是,咸阳博物院收藏的兵马俑数量最多,系统介绍兵马俑的基本情况,成为这里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可惜,展厅面积狭小,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远远不及汉阳陵和狮子山楚王陵等同时期的兵马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