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柴秀吉要和明智光秀一起对毛利家进行大规模合战,这样大型的决战,织田信长本人是不亲临战场是不行的,于是他准备前线指挥。织田信忠没有陪同信长前往,因为他听说父亲信长将要上洛朝见,决定留在京都等候。之后信长从安土城出发前往京都,随同的是他的亲卫队小姓众百余人左右规模很小,但方便活动,信长应该是决定在觐见天皇后,亲自领兵前往备中参战。
信长在雨中行进缓慢,朝廷的公家人士恭候他的到来。信长的小姓侍卫森兰丸首先驰马到达,告知公卿大臣不必远迎。下午四时,信长进入京都,下榻于四条坊门的本能寺,而其子信忠则住在相隔不远的妙觉寺中。
次日,信长在本能寺举行茶会,展示名品茶具。嫡子信忠傍晚也前来参加酒宴,夜深后才返回妙觉寺,信长预计在京都逗留几日再出征。
此时已有谋反之心的明智光秀回到居城和手下重臣商议,认为自己取代信长的时机已经成熟。当晚明智军13000人出阵。
明智大军进军至桂川时,光秀下达了详细的命令,去掉马蹄上包裹的东西,足轻脱掉草鞋,换上足半,铁炮手把火绳切成一尺五寸长,并将两端都点燃。明智军进入战备状态,渡过桂川后,他为鼓舞士气说从今日起,我明智光秀将成为天下人,即便如提鞋的低贱之辈亦当欢欣踊跃,竭尽忠勇。我们有两处进攻目标信长下榻的本能寺和信忠下榻的妙觉寺,扬名立万就在今日。有什么愿望现在尽可以说出来。众人封赏之高下,全系尽忠之深浅!
最后光秀指向远方:“前进,敌在本能寺!”这是光秀反叛最经典的一句话。
公元1582年6月21日夜,明智军到达京都。明智左马介光春攻织田信长泊宿的本能寺,明智治左卫门攻二条城和织田信忠泊宿的妙觉寺,明智光秀坐镇三条堀河。本能寺更是被重重包围,第一重四天王但马,第二重村上和泉,第三重三宅式部。而且本能寺周围所有的出口都有人负责把守。
听到有动静后,信长的小姓们开始骚乱。信长最初还以为是侍卫们吵架,刚才爬起身准备斥责,却听铁炮发射的声音。
“定然有人反叛,去,看看叛者是谁?!”信长命令小姓森兰丸。森兰丸出去了一会儿,匆匆跑回禀报:“是桔梗旗印,像是惟任日向守的部队!”信长大惊道:“光秀吗……”
森兰丸所说的,正是信长麾下大将明智光秀,他当时官位为正六位下日向守,因曾通过信长向朝廷求得“惟任”的古老姓氏,因此习惯被称为“惟任日向守”。
得知明智光秀谋反后,织田信长亲自上阵,随后织田信长本人就出现在明智军面前,他与最后的亲信森兰丸等奋勇作战,但毕竟寡不敌众。信长负伤后退入内室,随后室内燃起熊熊大火,信长见大势已去,切腹自尽,天下人织田信长就在烈火中消逝,年仅四十九岁。
令人奇怪的是在本能寺内竟然没有人找到信长的尸体,但能确定的是信长也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流走。织田信忠也率本队1500人前往救援其父失败,于京都二条城内自杀。
这短短几个小时改变了整个战国史。历史就是这样的令人遗憾,让人回味无穷,使你意想不到,或许人生也就是如此吧。别了,信长!
从“尾张大傻瓜”到“第六天魔王”,从统一尾张国到位临天下人,经历过各种强敌,化解过各种危难,谁人曾想以这种方式终结人生。
“人间五十年,如梦亦如幻,有生斯有死,壮士复何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