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燥为基本原则
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此时,应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辣椒、胡椒,防止辛温助热,加重肺燥症状。
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地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梨、百合、银耳、山药、鱼类等。
二、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三、秋季养生粥
胡桃:取胡桃仁捣碎同粳米同煮,有补肾、益肺、润肠的功用。
做法:核桃肉洗净,放入锅中,同米煮粥,大火煮沸,转用文火熬煮至熟即成。常食核桃粥,不仅能补肾气,还有延年抗衰老作用。
栗子粥:栗子肉与粳米共煮,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之功用。
因栗子具有良好的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人腰腿酸痛、关节痛等。
栗子粥:做法:鲜百合、杏仁与粳米同煮。
加白糖适量温服,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用于病后虚热,干咳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