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似一面铜镜,给人以启发与思考。使得我们正身、警示。这本书的阅读可能对于帮助我们看待事物的视角及生活态度都会有大不同。
001 思维的两种模式
人面对问题时的思维模式分为两种: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使得人们在个人秉性上更愿意相信天分,逃避挫折,拒绝努力;在工作上固执己见,多数服从少数。个人英雄主义浓厚;人际交往中易主观被评判,被贴标签,常感觉痛苦;表达与传授过程中易传递错误信息,最终导致事与愿违。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有助于改变我们的秉性,使我们从容面对挫折,做出策略性行动,从而走向成功;有助于增加工作信任度与认同感,较好的提高正面影响力及领导力;有助于正确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高社交能力及社交互动;有助于着重看待人的发展过程并引导鼓励,从而帮助他人正视挫折并有所发展。
现在,我们可以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通常在处理事情时惯用哪种思维方式呢?而我们更想成为哪一种思维方式呢?别着急,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002 思维模式的作用及转折
思维方式作用于人的秉性、工作价值观与领导力、人际关系、表达与传授,如果在这些能力面前,你感觉有些茫然无知,这时,你可以问问自己:我是否可以试试成长型思维带给我们的改变呢?
这时我们就需要倾听思维模式、肯定人的发展性并更加关注发展过程、提出建设性批评并善于采纳建设性批评、相互尊重同时刻意练习这些步骤。
003 正视自己
人人都想走向成功,但弄懂这种可以将失败转变为财富的思维模式可不是一件易事,想要通往成长型思维,首先我们需要面对自己。正确面对我们遇到的挫折、失败、他人的恶语相对,包括工作中无数次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唯有面对,并不断刻意练习,正视他人的建议,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学会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哪怕是对你极其刻薄之人),我们才能翻越这座高山,并不断站到始发点,去征服一座座高山。
不否定过去,不局限未来。过去不是最好,但也不是最差;未来还有很多可能,不停下脚步,也不自骄自馁。
004 撕掉标签,停止设限
相信大家也曾给自己无意间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签,我也是。甚至我觉得这些问题与生俱来,难以改变,于是报之以糟糕的应对方式:贴标签。
“我不行、没有做过”,但是现在网络资源丰富,查找极其方便;“沟通力不行”,但也有可能是语言数据库不够,无法与他人有效建立链接;“拎不清重点”,但通过学习,提前做好规划,也可以言简意赅……瞧瞧,如果一直把标签当成自己的保护色,那问题只会越来越多。而我们大多数觉得困难的点也许只是一个需要刻意练习的始发点。
005 追求与坦然
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如同一具行尸走肉。而这个信仰就是我们对于事物的求知与追求。工作、生活亦然。起点一定不是终点(当然也有例外),但终点一定是另一个起点。学无止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书的最后传授了我们营造成长型思维的方法,但在此更想提醒自己,不骄不馁,比沾沾自喜更好的选择是将自己归零,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态度及好奇心。这样,才能拥有又一个上坡路。
最后分享一个我在书中特别喜欢的句子:成功意味着做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要强于他人;失败是一次机会,而不是死刑;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