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介绍的是一位女子,她的名字叫哀姜,也叫出姜。
她是齐国的公主,也是鲁文公的正妃。
这么高贵的一位女子,却在鲁国都城的街头号啕大哭,百姓听了无不动容落泪。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国之母”沦落街头喊冤呢?
一切要从他的丈夫鲁文公讲起。
鲁文公先娶了齐国女子哀姜为夫人,二人共同生活四十年左右,有两个儿子:公子恶和公子视。
后来,又娶了秦国的女子敬嬴为妾,敬嬴生下了庶子公子俀。
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公子恶继承君位名正言顺,毋庸置疑。
但是,因为鲁文公偏爱敬嬴,这一切变得不那么理所当然。
敬嬴很有手腕,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公子俀登上君位,她充分利用了自己的美色。
先是让鲁文公独宠自己,冷落正妃哀姜。
她的想法是鲁文公爱屋及乌,喜欢自己,进而也会喜欢自己的儿子。
当然,她也很清醒,自己这么做会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于是,她进行了第二步,私通权臣东门襄仲。
东门本人野心勃勃,在朝中势力极大,敬嬴不惜牺牲色相拉拢此人,就是为了借他的势力为自己的儿子即位铺路。
公元前609年的夏天,鲁文公寿终正寝。
敬嬴找到东门,希望他可以推儿子上位,东门二话不说,为情人冲锋陷阵。
尽管二人筹谋已久,但“废嫡立庶”的难度依然很大。
首先是朝中正统派的反对,代表人物是叔仲;其次还可能遭到哀姜的母国齐国的阻挠。
国内的对手,他们采用了哄骗加谋杀的方式,最终,叔仲喋血朝堂。
叔仲是君子,但是君子因为太正直,往往中了小人的圈套。
国外的对手,他们采取游说的手段。
东门亲自出使齐国,游说齐国国君理解自己废嫡立庶的建议。
按理说,齐国君一定不会答应,因为太子恶是亲外甥,庶子俀是外人。
但事情就是这么奇怪,齐惠公答应了!
原因无他,齐国也需要鲁国。
齐惠公刚即位,根基不稳,他需要得到更多的人的支持,包括鲁国。而东门在鲁国势力庞大,是鲁国的话事人,他需要这个外援。
于是,在齐惠公的默许下,东门襄仲杀掉了哀姜的两个儿子:公子恶和公子视,扶植庶子俀即位。
公子恶和公子视死的时候才不过十三四岁!
丈夫死了,两个年幼的儿子被杀,哀姜经历着人生中巨大的痛苦。
鲁国再无容身之地,她选择返回齐国,临走的时候,她在鲁国的闹市呼天抢地,痛斥东门襄仲的罪行。
因为她没能在夫家鲁国终老,被休返回娘家齐国,所以被称“出姜”;
又因为她丧夫丧子,命运坎坷,所以又被称为“哀姜”。
看影视剧,总希望好人好报,真实的历史却是好人受欺压,坏人登庙堂。
历史不忍细看,背后满是血腥和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