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先生一辈子颠沛流离,却正象前人所讲:轼一辈子心安、身安、平安、随遇而安、随处而安、随身而安、随心而安、随喜而安、随悲而安。
不仅如此,而且活得心安理得、宽容不告、无违无求……可以说是集古代读书人之大成而上升为士子们的精神骄傲与财富。
他真正继承了孔颜之乐的幸福能力,又能融儒释道之大成,见天下无一不是好人!黄州、惠州、儋州,虽屡遭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之苦,甚至乌台诗案时,堂堂一太守被叱如鸡犬,他却说“九死蛮荒吾不恨,…越峤真我家…”这得是多大的菩萨心方可成就如此伟大的灵魂!他比二祖的将心顿悟更澄明!
他知道万般皆苦、万事皆空、法无自性,但他更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心安处即是上吾乡。吾乡,人间、人世、我之家人。他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兄,为百姓之太守,为吾皇之忠臣,他的放不下更是放下:放下小我,成就中华五千年铮铮傲骨!
吾所知苏轼,始于林语堂小说《苏东坡》,再重温蒋勋老师讲的东坡居士。不由得心生欢喜而不吐不快!喜哉!快意人生从东坡始。
一直以来,我们向老师学道,与好伙伴悟道,为了什么?我认为是为求心安。心安不是遁隐山林,去红尘物外;更不是静坐枯心,而自欺欺人。心安是为了让你我学懂后,才发现苏子是积极入世的,是心怀慈悲的、是谦虚自足的。心安的你我不逃避、不消极,而是积极乐观去面对现实之大成若缺,不圆满。这样才会在追求理想时问心无愧,实现梦想时知荣守辱,失意人生时坦然自若。
心安,借苏子、白乐天语:此心安处即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