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的标题是我最尊敬的田俊国恩师所讲。
第一次听老师的这句话深有感触,
而今天小面馆听到的无厘头对话,更是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也刺痛了我,反观自己,照镜子。
接下来,讲讲我今天遇到的一件事情:
中午,阳光正好,去吃午饭。一条小街上,看到一家绿豆糊汤面馆。于是走了进去,老板是一位妇人,招呼起客人来,略显生疏。
我环顾了一下店内,然后找到凳子坐下来。看了看墙上的食谱,要了一份绿豆面和一份卤豆腐。老板去锅里捞豆腐时,我在旁边搭话:“你们没有卷烙馍?一般糊汤面馆都会搭配卷烙馍,神奇组合。”
质朴的老板 很难为情的说到:“疫情生意不好,店里夫妻两个人经营,一个在后厨做面,一个在前台收银和服务,忙不过来,再请其他服务员来,又怕维持不下去。”
一句质朴到极致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生意人的不容易。
我微笑着和老板回应了几句,开始享受我的美食。
大概过了几分钟,这时面馆的推拉门,被推开了,进来了一个人,老板招呼她,老板说:“帮忙把推拉门关一下。”
客人顿了顿,老板说:“要吃点什么?”
旁边的我,继续吃我的饭。
但接下来的对话,惊讶到了我,几次回头观察她们。
进来的客人说:“要一份凉拌凉皮”
老板说:“好嘞”就转身进了厨房,这会听到厨房里传出“擦擦擦”...的声音,我猜老板在擦黄瓜丝,凉拌面皮的灵魂就是蒜末和清新的黄瓜丝。
大约两三分钟,老板就端着一大碗凉皮,出来了,送到了这位客人面前。
只听那客人说:“这么多?”
老板憨厚的笑着说:“一看你就是干活,雷到现在,我给你多放了一些凉皮,吃饱”
嗯,坐在对面的我,听到这句话语时,不禁心中升起无限敬意:这世上的至善至美,是存在的,还是要相信的。
但这位客人却回复了一句“刚进门,你也不热情,还上下打量我,看我穿的破旧,是嫌我吃不起?”
老板顿时一脸的尴尬,并回复到:“哪有那个意思呢?我是看你,一身的疲惫,所以想着给你多放点凉皮。”
那客人并没有改了语气,反而继续逼问:“我是个卖菜的商贩,穿的破旧,但是饭还是能吃得起。下次我还来,让你看看,我能不能吃得起饭!”
老板朴实无华的言语中,夹杂着几分难为情,哪有什么看不起对方呢。做凉皮时,还专门给这位客人,多放了一些凉皮!
这一顿午饭吃的我,开始思考人生和生命的意义!
我回头看了看,这位客人。
一个40多岁的妇人,齐耳的短发,着装并不是很简陋,也并不是想她自己说的很脏!
那她,到底是来自“哪里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批判?”同时语言中的冷暴力,又伤害着他人。
短短的几分钟吃饭时间,这位客人不断的重复自己的话语,老板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去解释她的行为。
坐在旁边吃饭的我,被这番无厘头的对话深深的触动到了!
想到了《东坡禅喜集·佛印问答第九》中的最后一节《马上谈》,原文是这样的:
“苏东坡与佛印出城游行。佛印谓坡曰:“尔在马上十分好,一似一尊佛也。”坡答曰:“尔穿一领玉袈裟,在马上好似一堆太牛屎也。”印云:“我口出佛,尔口出屎。”随从人呵呵大笑。”
后人衍生出新的版本是:
一日,苏东坡与好友佛印一起坐禅,苏东坡问佛印:“大师,你看我的样子如何?” 佛印说:“在我眼中,居士像尊佛。”接着佛印问苏东坡:“居士,你看我的样子又如何?”苏东坡挪揄地说:“像堆牛粪。”佛印听了,并不动气,只是置之一笑。苏东坡回家后,得意地把这事告诉他妹妹苏小妹,苏小妹听完说:“哥哥,你输了。
一个人心里有佛,他看别的东西都是佛。一个人心里装着牛粪,什么东西在他眼中都是牛粪。”
人的内心决定人的视野和行为,世界是你感知的世界。我们都无法客观的描绘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君子所见无不善,小人所见无不恶”,
无论何时,请不要去改变你生而为人的善良,
心中装着牛粪的人,看到的只有肮脏;
而心中充满阳光的人,照亮自己也照亮了别人,生命的意义,如此美好!
最后,文末还是要对那位客人说:“我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也不知道生活给了你什么?
但请,依然保持善良吧!
如果可以,请保持对自己的爱!
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吧!”
因为,你也可以是光,一束自己发光同时温暖他人的人,你要学会爱自己,学会欣赏自己!
因为,你才是自己世界的王!
你是谁,不重要!
你要成为谁,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