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小步以来,我每天要收到非常多家长的各种各样的育儿困惑。我发现,哪怕我针对某一个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多数人还是会拿着相似的问题继续提问。还有不少家长,学的时候貌似是明白了,但某个问题稍微变一下,就又不知所措了。我一直在想,能不能找到一个工具,能够给家长们一条思考的路径,自己找到绝大多数问题的答案呢?
在学习和总结了非常多相关研究成果以后,我做了一个可以赋能家长的思考工具:双三角模型。它可以给你一个思维方式,就像一个地图,让你更加容易找到育儿问题的答案。
“想法——感受——行为”的三角
双三角模型说起来也很简单,由上下两个三角形对接而成,上面是家长的三角,下面是孩子的三角。每个三角都有三个要素,分别是:想法、感受、行为。
“想法、感受和行为”的认知三角其实是心理学非常底层的一个架构,咱们遇到的所有事情,几乎都包含想法、感受和行为三个要素。比如,孩子的玩具被人拿走了,这个行为引发了孩子的一个想法,“这是我的玩具,怎么能被别人拿走呢”,这个想法让他产生了困惑或者愤怒的感觉,接下来引发了一把抢回自己玩具这个行为。大家看,孩子整个反应都是在行为——想法——感受——行为这样的三角里绕圈子,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相互作用着。
由想法、感受和行为组成的三角形,是一切事情的基础。接下来就比较有意思了,有大量的研究告诉我们,想法、感受和行为,你改变其中任意一个,其实都会对另外两个产生影响。
比如,孩子玩具被抢了,你可以纠正他这个想法,让他觉得我的玩具是可以分享给别人的,这样的想法就不会让他生气,也就不会让他打人,这是最常规的先改变想法继而改变感受和行为的路径。
但事实上,想法有时很难改变,或者有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他的想法是什么,这时候,我们并不用执着于先从改变想法开始,你可以先改变感受,比如最常见的,就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一个他喜欢的东西直接让孩子心情愉悦起来,他的行为和想法也就跟着改变了。
或者,我们可以直接阻止孩子,或者让他学会在被抢了玩具以后跟对方说一句“要轮流玩“,这些都是直接先改变孩子的行为,当他改变了攻击的行为,也会反过来让他的想法和感受有所改变。
所以,当大家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从这三个角度去想想,潜在的解决方案应该是从哪个方面入手。
两个三角的组合:陀螺、钻石或者冰激凌
但是,为什么要用两个三角形组成双三角模型呢?这两个三角一个家长的,一个孩子的。这是因为我们在使用想法-感受-行为模型的时候,需要先想清楚,这个问题到底主要是家长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
如果主要是家长的问题,那就是一个上大下小的陀螺,如果主要是孩子的问题,那就是一个上小下大的冰激凌,如果大人孩子都有问题,那就是一个钻石。
在双三角模型里,我们首先要区分到底是陀螺、钻石还是冰激凌。这事儿要是没闹明白,会完全搞错方向,很多问题都是因此而产生的。
比如,两岁左右的孩子把饭菜往地上扔,奶奶看到了跟孩子讲了一堆道理,一转身孩子又扔了一根青菜,奶奶非常生气,冲孩子发一通火。你说这问题是谁的问题?
乍一看,这肯定是孩子犯了错,所以是个冰激凌问题啊!于是我们就会在孩子身上使劲,想办法怎么改掉孩子的毛病。但其实,这首先是奶奶的问题,是个陀螺问题,为什么呢?
2岁孩子就是喜欢扔东西,这是他们在探索空间感,这是他们的个体发展规律决定的,我们跟他讲很多道理,他听不懂,而且会觉得大人很关注他,他很开心,于是受到鼓舞再做一次!所以,大家看,在孩子这边,一切是顺理成章的。
但是在奶奶这里却不是了,她看到食物被浪费,潜意识里立刻就产生了各种负面的想法,比如这孩子怎么不懂“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或者”我好不容易做的一顿饭,就被这样浪费了“或者”我又得把地再擦一遍“,更或者”这孩子这么不听我的话,以后还怎么管“等等。这些想法让她产生生气、失望的感觉,最后在负面感觉的刺激下激发了打骂孩子的行为。或许换一个家长,她同样看到孩子往地上扔饭菜,根本不会动怒。所以大家看,这个问题,就是以家长为主的陀螺问题。
是大人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判断错了,带来的后果挺严重的。在这个例子中,孩子的探索欲被打击了,这还算是个小问题,更麻烦的是奶奶在愤怒之下的打骂会伤害亲子关系,这种行为模式不改变,长期下去要么造成孩子反叛,要么造成孩子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变得胆小懦弱。我们育儿生活中很多的痛苦都来自于一开始走错了方向,还越走越远。
那怎么搞清楚判断到底是个陀螺还是个冰激凌呢?其实标准很简单,我们仔细想想到底是谁有强烈的情绪,或者谁的需求没有被满足,那就是谁的问题。
同样的例子,如果把孩子换成了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仍然往地上扔食物,这就一定不是他不懂,而是他被刺激了什么负面的想法和感受,这时候问题主要就是孩子的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家长孩子都有问题,比如孩子就是不肯吃青菜,家长屡劝无果,最后把吃饭变成了比喝药还痛苦的硬塞。这就是孩子家长都有的钻石问题了。
陀螺问题的解法
咱们大人是可以自我修复的,所以当你意识到这是一个陀螺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假设我们要达到某种理想的感受,然后想想应该怎么变想法和行为达到这种状态。
例如,看到孩子往地上扔食物,我们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无奈和烦躁。但如果这时候我们想一想,理想的感受是什么?可能是平静和淡定。那接下来,要从想法和感受上做什么才能觉得平静和淡定呢?
首先,可能需要从想法上改变,从之前的想法 “屡教不改的毛头小子太烦人了”,变成 “这个动作是他在探索什么有趣的事情吗?看看有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替代食物给他扔”。想法改变了,我们的感受一定就会跟着变化。
或者,我们可以想想行为上有哪些事情可以帮助我们变得淡定,事先想好这些行动,到时候一遇到类似情况,就条件反射一样的去做,比如“先离开现场,冷静下来再回来处理”或者“一旦开始扔食物,就握住他的手,装作不在意的继续喂饭”,这些行动本身就会让我们的感受降温。
对于那些我们容易出现的“燃点”,家长一定要学会总结相应的“想法”和“行为”新套路,让自己从习惯的想法及行为中走出来。
这些想法和行为不能到问题爆发了才来现想,要提前做好准备。有很多家长总是懊恼自己控制不住情绪,往往在打骂孩子以后就觉得很愧疚,或者在某些困难的时刻觉得无力甚至自卑,这些问题都值得被拿出来思考,怎么能跳出惯性的思维和行为,否则就会不断地陷入恶性循环。
冰激凌问题的解法
如果这个问题,是孩子的,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共情。也就是说,我们设身处地的想想,孩子现在的感受是什么?
这其实和我们习惯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多数家长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关注的是“为什么”,但事实上,最简单直接并且效果好的,是先别管为什么,我们先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假设我们是眼前这个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如果孩子还不能说出来自己的感受,我们帮他说出来,甚至如果孩子还听不懂,我们也要在自己心里去感受它的感受。
共情这一步太重要了,我们会单独跟大家讨论,很多家长错把同情当共情,或者把“我理解你很难过”当成了套话,这些误区都是要避免的。
如果孩子很小,“爱、恐惧和愤怒”是他们的三大基础感受,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推演孩子的“想法”并改变行为。比如一个很粘妈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失去爱”而产生负面情绪。这时候她的“想法”就是“妈妈是世界上唯一最好玩的玩具,除了她其他一切都没意思,所以妈妈走了我就不高兴”。那我们要如何改变孩子的这种想法呢?
对于大孩子,我们自然可以用沟通的方式来劝导,但是这里面沟通的技巧也是非常关键的,搞不好就变成唠叨了一千遍孩子也没听进去。对于小的孩子,还无法理解语言沟通的,就要用改变环境的方式来促使他们改变想法了。这个环境可以是硬环境,也可以是软环境,比如加大爸爸在孩子生活中的分量,这样的软环境变化,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改变“唯妈妈可亲赖“的想法。
同样,我们可以从行为的角度思考怎么帮助孩子,养成一个条件反射,比如妈妈一离开,就要抱着玩具熊去找爸爸。这就是一个具体的孩子可以学习的技能或者养成的习惯,在平时生活中或者在假装游戏里,我们可以反复学习这个技能、加强这个习惯。当孩子对这个新的行为产生了惯性,就会跳出之前的行为模式,同时也就改变了他们的“感受”。
钻石问题的解法
如果是一个钻石问题,也就是说,家长孩子都有问题,那怎么办呢?特别简单的一句话原则,先从家长的问题入手,家长问题解决完了再解决孩子问题。因为家长自己如果都没走出困境,是无法有效的帮助孩子的。
最后总结一下,大家只要记住三步:
第一步要判断到底是冰激凌、陀螺还是钻石问题;
第二步要描绘出出问题的那个人的想法、感受、行为的认知三角;
第三步,大人的陀螺问题可以假设一个理想的情绪倒推应该有的想法和行为,孩子的冰激凌问题先和孩子共情,然后通过改变环境及行为来实现转变。
做到这三步,大家就可以很好的运用“双三角法”来解决你遇到的绝大多数育儿问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