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半个月前免费借阅的《冯骥才作品集》今晚去还了,只读了其中四篇,果真是轻易得到的不知道珍惜吗?我们小学课本里收录过《珍珠鸟》、《泥人张》,读着特别有意思,语言精炼又风趣,印象特别深刻,很喜欢这位作者。于是第二次去劝学图书馆借书,搜寻一大圈,最后把这本书带回家。
本想从前到后依次读下去,但第一篇《炮打双灯》就用了两天才读完,如果从学习和模仿写作的角度来读这本书,对我来说不太可能,我驾驭不了这种风格;如果是为解闷,对我来说远没有看视频有趣味。那几天正迷着刷视频,又捡起来十字绣的爱好,根本没心思看书。可是想着借书一场,不认真看书实在对不起叶老师提供的这项福利,产生罪恶感。一番思想斗争之后,决定先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开始读,由书本身的趣味儿带领自己读下去。
读第二篇翻到《泥人张》,没想到找不回小时候学这篇课文的浓厚兴趣和喜爱之情,我早已不是当年玩心十足的小孩儿。玩泥巴这件事对我来说没有吸引力,我也没有好奇心来探索故事的结局,很有年代感的故事背景让我总是从文字中跳脱出去,表示不感兴趣。
第三篇看的是《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我对里面裁缝的妻子这号人存在深深的厌恶感,电视剧里有太多这类丑陋的形象,只是刻画的更温柔一些,没有这篇文章来的犀利,让人感到深恶痛绝。
我看的第四篇是《抬头老婆低头汉》,写的是女强男弱的故事,在故事发展中“低头汉”出意外死了,写“抬头老婆”的反应时,让我云里雾里,不清楚女主人公的想法,但看到结尾知道她对自己老公是有感情的。对结尾也是耿耿于怀,有突兀感,细品还是觉得差点意思,没有戳中我想看的点。
以前有过听歌的经验,多年前不屑一顾,后来循环播放,越听越觉得有味道,大有“再听已是曲中人”的感怀。可是再读《泥人张》,本是一种怀旧,却没能如愿,这才意识到自己不再年少,不光没有儿时的纯粹,也失去了当年那种如饥似渴的阅读兴趣。
虽然现在对书籍感兴趣,但真的很难静下心来长时间阅读了,上一次认真看书还是上个月陪儿子在医院打针时看《三体》。一个多月过去了,只看了四篇文章,一点儿效率都没有。
上面提到“年代感”,我一下子就想到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了,去年冬天看完了,觉得很有意思。如果说要学习写作方法,我更愿意拿《城南旧事》做参照,这种风格对我来更适合。
第一次借《百年孤独》时,叶老师说借书一般半个月就还,最多一个月,我控制在二十天读完了,这次不好意思继续霸占不还,于是去还书。今天图书馆的志愿者是另一位宝妈,带着女儿守在那儿一起看书。
上次的宝妈志愿者带着儿子在那儿,我签字的空档还聊了一会儿,听她说志愿者还挺多的。看到我填写的住址,那位宝妈认错了人,还问我是不是也想当志愿者,我解释说自己询问过,但考虑到女儿年纪偏小,无法同去,又无人可以代为照看,情况不允许,就没有加入志愿者。
志愿者对她儿子说我字写得好,让我惭愧不已,许久都没写字了,提笔忘字,照着封面写冯骥才的“骥”字。当时也顾不上成全那位宝妈激励孩子练字的心意,坦白自己“骥”都不会写。
每次逛电商广告时还总想买书和字帖,然后告诫自己之前买的书都没看完,字帖都是练一阵就扔下了,别再冲动消费了,把家里的都解决了再买。有五六本书买来看了十几、二三十页就不想看了,却想着去图书馆,我这不是舍近求远瞎折腾吗?当初愿意花钱买,是因为在帆书听过讲书产生兴趣的,后来又看到相关话题才想买的,按说不属于冲动消费,怎么就读不下去呢?
我之前的心态没摆正,不知道珍惜,要充分利用手头上的书,耐住性子好好读一读,再去帆书听一遍讲书内容,对比前后的感受,做一个总结。今晚还书时,我并没有着急再借,打算先放空自己,让自己找到能够投入的状态再去看,希望对自己有帮助。
我放空自己的方式是边听讲书,边绣十字绣,先不去想看书,不内耗和逼迫自己。能静心听讲书,做这件和看书相关的、比较容易做到的事,并将今天的Flag记在心里,这样能够渐入佳境,重拾阅读兴趣。绣十字绣的行为是为了让自己觉得充分利用时间,同时做这两件事本身不冲突,还会产生强烈的掌控感,以往的经验是自我感觉良好,有利于建立自信。明天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