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的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对于“幸福”,是由生命中的各个时刻组成的,是在我们当前所得到满足的需求所体验到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已经非常清楚,幸福并不是一个单一维度的概念;当然,我们对于是否“幸福”的评价也并不是“非黑即白”,并不能用“是“或”否”来进行回答,而是一种连续性的感受——比如,当下的我感觉‘很幸福“、”比较幸福“、”有一些幸福“、”比较不幸福“或”很不幸福“。
所以心理学家对于“幸福”的研究方法是:一、要把“幸福”这一抽象的概念进行拆解和具体化,分成多重维度;二、在每一维度上进行连续打分。
主观幸福感测量
其中一种对幸福的研究方法是主观幸福感测量。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的研究大致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80年代中期以后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测量。一些研究者在研究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中,不同程度涉及到主观幸福感测量问题,大致沿用了国外同类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两种取向,每种研究取向提供一种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且各自又依赖于不同的测量方法。第一种研究取向是将主观幸福感看做是个体对生活以及它的各方面的总体评价,而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需要被试报告他们在工作、社会关系等生活领域的总体幸福与满意度,即评价幸福(evaluated well-being)。第二种研究则将主观幸福感看作跨时间多重情绪反应的整合,强调即时的情绪体验,这一研究取向从效用概念的区分出发,重新诠释体验效用,并针对体验效用提出客观幸福(objrctive happiness)的概念,也即体验幸福(experienced well-being),并发展出适合体验幸福的测量方法。
本篇我们主要谈及第一种研究取向,即评价幸福。根据2012年清华北大和康奈尔大学联合做的研究,发现中国人的平均正面情绪得分为2.83分,负面情绪是1.88分,生活满意度是3.78分。您可以在文末点击问卷链接进行自测,记录下分数,与平均值比较下自己当前的幸福程度。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负面情绪的分数是越低越好,低于1.88分说明你是比较幸福的;而正面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是越高越好 。
那么,自己评估自己的幸福程度是否靠谱呢?
研究主观幸福感的爱德华·迪纳( Edward Diener )博士是伊利诺伊斯大学心理系教授,是幸福研究的先驱,人称“幸福博士”,曾任国际生活质量学会主席、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主席,也是盖洛普组织资深研究员。迪纳博士是当今被引用最多的心理学家之一,有超过3万次引用。
他在1993年做了一项研究,采用五种不同的方式来评价幸福:自我报告,即通过问卷测量来报告自己的幸福程度;通过开放式问题进行访谈;持续跟踪6个星期的每天情绪报告;让别人进行评价,包括至少3名家人、3名朋友;被试回忆自己的幸福程度。最后这些所有的实验结果都证明了自我报告自己的幸福程度是靠谱的,与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以及自己的长期情绪表现是一致的。
金钱与幸福
有了以上的结论,我们就可以进行非常多的研究。其中最感兴趣的是“金钱”与“幸福”的关系。
1.越有钱越幸福吗?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40年里经济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增长,但是我们的幸福却没有多大变化。有人统计了从1999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中国人的人均收入从2000多美元增长到了7000多美元,增长了两倍以上,但是我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并没有什么变化。虽然国民的收入提高了很多,但是我们的幸福程度其实一直没变,和几十年前差不多。
同样,在美国,伊斯特林调查了1955年至2004年这50年期间的人均收入在经过通货膨胀之后连续往上翻了一倍以上,从800美元增长到2300美元,但是人们的幸福感也是一直保持不变。
这就是“伊斯特林悖论”,经济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能买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更加幸福。这是为什么呢?
伊斯特林解释道,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享乐适应,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我们很快就能适应了这样的生活,导致我们并没有感觉更加幸福;另一个是社会比较,也就是攀比心,国民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而缺少了优越感,也就是说,“共同富裕”并不能提升幸福感,只有我们比身边的人、比多数人更快地、更大幅度地拉开差距,我们才能感受到这种相对的幸福。
这也更加印证了前面我们提到的《求求你表扬我》中范伟说的那段话:“幸福,那就是我饿了,看着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了,你就比我幸福。”让我想起高中的语文老师总说的一句话:“幸福总是在别人眼里的。”
2.钱真的能带给人们幸福吗?
一方面,我们希望自己有钱,更希望自己比别人有钱,认为越有钱才会越幸福;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很好奇,那些比我们都有钱的有钱人在得到了这么多钱的时候是真的感觉会很幸福吗?
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为此做了一个研究。他对美国不同人群的收入和幸福情况进行调查。他对幸福的测量分了四个指标:生活满意度、正面情绪、不痛苦、无压力,结果如下图。我们可以看到,生活满意度随着经济水平提高而提高;正面情绪在低收入群体中会随着收入提高而快速上升,但是到了中等收入群体中上升比较缓慢,甚至对于高收入群体,正面情绪没有多大变化。也就是说,对于收入更多的人,并没有因为有钱而变得更快乐,但是有钱确实能减少我们在生活中的痛苦,对于生活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
卡尼曼根据调查结果,总结出:对于穷人来说,钱很重要,能提升他们生活质量,减少生活中的痛苦和不便利;对于中产阶级来说,钱能买到的幸福相对减少了;对于富人来说,钱不能让你快乐,只能让你对生活更满意一点。这与我们常说的:“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不谋而合。
康奈尔和清华北大的研究也再次证明了以上观点。中国人对于金钱与幸福的关系比美国人更高一些,并且正面情绪和家庭收入的高低也是有明显相关。这一结果说明,对于中国家庭,收入越高,正面情绪会随之升高,但是负面情绪并不会因此变得更少。由此,我们看出,金钱与幸福的关系其实是比较复杂的。
但是,我们仍然想知道,为什么相较于美国人,我们中国人的家庭收入与幸福的关系会更高呢?关于这个问题,也有人作出了研究。从国际来看,不同的国家根据其经济水平不同,与幸福的关系也会存在差异。显然,金钱对于越穷的国家越重要,钱可以改善国民的生活水平;对于越富有的国家越不重要,因为他们的生活水平本身就比较高,钱对于他们幸福感的影响较小。在下图中,中国位于左边位置,人均GDP相对较低,收入与幸福感关系较大;美国位于右边位置,人均GDP非常高,收入与幸福感关系较小。
这个结论和卡尼曼的研究结果有异曲同工之妙,金钱与幸福的关系并不是成正比,而是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变化趋势。
3.幸福取决于钱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吗?
是不是钱在我们心里的位置越高,我们越能挣到更多的钱,感到更幸福?显然这也不完全对。
美国加州大学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Sonja Lyubomirsky)和迪纳做了一个研究:一个人看重的东西与他的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一个人如果越看重钱,那么他的幸福程度越低;反之,如果一个人越看重爱和别人的关系,那么他的幸福程度越高。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过度看重金钱会使人忽视其他重要的方面。在《规划最好的一年》一书中提到:生活领域包括了财务、精神、智力、情感、生理、婚姻、亲子、社交、职业、娱乐这十个方面。所以金钱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在关注财务的同时,我们同样需要对其他的9个方面给予适当关注,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人生发展均衡、质量更高。如果人生中只有金钱,为了赚更多的钱而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家庭关系等,这样显然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第二个原因,金钱是个无止境的目标。我们总是找不到这世界上最大的数字,同样,我们对赚多少钱都不足够。由于攀比心理作祟,我们总想比别人多挣一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当我们赚到了这么多钱时,我们需要赚到更多的钱,才能让自己更满意;但是对于“爱”,我们似乎很少比较,哪怕有比较,我们也不想比别人更“爱”,反而希望别人能更“爱”一些。当然,也可以认为,金钱更容易被比较、更容易被衡量;而关于“爱”,比较抽象,很难进行衡量和比较。
Lyubomirsky也就攀比心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做了研究。她设置了两组被试,一组被试在他们完成后告诉他们,你做得比别人好;另外一组则在完成后告诉他们,你做的没有别人好。结果是,对于那些幸福的人,无论告诉他们做得比别人更好或更差,实验后的感觉都很不错;而对于那些不幸福的人,当他得知自己做的比别人更好时,他的幸福感提升,反之,当自己做的不如别人,对于自我能力的评价显著下降了,变得更不快乐。
实验结论得出:不幸福的人的自信心取决于和别人的比较;不幸福的人的快乐取决于和别人的比较;不幸福的人对事情的看法取决于和别人的比较。所以,幸福的人攀比心比较小,而不幸福的人攀比心比较大,越攀比越不幸福。
第三个原因,很多人因为无法在幸福的其他重要因素中得到满足,才把钱放在了第一位。这部分人不知道自己在生活中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也不知道如何从爱中得到幸福,所以随波逐流,跟从别人追求金钱,把钱当作生活中的主要目标。
4.是更多的金钱让我们幸福,还是幸福的人能赚到更多的钱?
我们并不是说“越有钱越幸福”,但是从某种维度上,我们仍然可以得到,越有钱的人是相对会幸福一些。但这是个相关研究,我们知道“相关不代表因果”,因此并不能得出:金钱促进了我们的幸福。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可能性,比如幸福的人能赚到更多的钱?
迪纳在2002年对此做过研究。他跟踪了一些大学新生19年,发现他们的幸福程度,可以预测他们在19年后的成就。当初更幸福的大学生,在19年后,他们的收入更高、对工作更满意、更少被解雇。因此,一个人对幸福的体验感,可以预测他今后的成就,也就是说,幸福促进你的成就。
5.花钱才幸福?
《跃迁》中有段话:“若用100元仅仅用来吃饭,回报就是吃饱,也许和20元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如果你用20元吃饭,剩下的钱去看一场电影,买一本书,甚至还能给自己爱人买一朵玫瑰,这个投资就是非常划算的。你获得了情感、知识、能力上的回报。“
这段话中提到了如何投资能为我们带来丰富的回报。在哈佛大学商学院,曾经做过这样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他们将参与实验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是给他们5美元或20美元,要求在当天下午五点之前,把这些钱全部花到自己身上;另一组呢,同样给他们5美元或20美元,但是要求在当天下午五点之前,把这些钱全部花到别人身上。他们想研究这这四类人,即把5美元花在自己身上、把20美元花在自己身上、把5美元花在别人身上以及把20美元花在别人身上,哪种人会更幸福。
结果发现,是那些把钱花在别人身上的人比花在自己身上会更幸福,并且幸福的程度与所花钱的数量美元关系。也就是说,花钱的途径会影响我们的幸福体验,与数量无关。看来,金钱的数量多少并不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幸福,而是如何使用这笔钱、花在谁的身上才会影响我们的幸福。
除了在美国,类似这样跨文化研究的实验也在加拿大、印度、乌干达、南非等国家进行,都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这让我想起自己之前去南京游玩,回北京前为家人、朋友买了很多的礼物,每个人的礼物我都精心挑选,当我当面带给他们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真的很棒,因为我是个会挂念朋友的人。虽然这件事过去了很久,我也不记得当时花了多少钱,但是对于他们挑选礼物、送礼物这一过程,我印象十分深刻,到现在想来都非常开心。
其实在不同的花钱途径背后,显示的是人际关系。我们在为自己花钱的时候并不存在社交,而当我们开始为别人考虑的时候,更多的是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哈佛大学还进行了一项关于成人发展的研究,这项研究时间长达75年,可能是同类研究中耗时最长的。研究者跟踪了724个人的一生,年复一年,他们通过发问卷、家庭采访、病历单、抽血、扫描大脑等多种途径来了解他们的工作、家庭生活、健康状况。
在长达几万页的数据记录中间,他们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得到的结论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人更加快乐和健康,而不是关于财富、名望,或更加努力工作,尽管成就和财富是我们在年轻时候一直都追寻的目标。
关于人际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得出以下三大结论。
第一,社会关系对我们是有益的,而孤独寂寞有害健康。我们发现,那些跟家庭成员更亲近的人,更爱与朋友、与邻居交往的人,会比那些不善交际、离群索居的人,更快乐、更健康、更长寿。
第二,是不是你有多少朋友,也不是你身边有没有伴侣,真正有影响的是这些关系的质量。现在很多人崇尚“不婚主义”,因为我们看到了很多婚姻是不健康的,哪怕已经结婚了,你还是可能感到孤独,没有爱的婚姻,对健康的影响或许比离婚还大,而只有关系和睦融洽,则对我们的健康有益。
第三,幸福的婚姻不单能保护我们的身体,还能保护我们的大脑。研究发现,如果在80多岁时,你的婚姻生活还温暖和睦,你对自己的另一半依然信任有加,知道对方在关键时刻能指望得上,那么你的记忆力都不容易衰退。良好和亲密的婚姻关系能减缓衰老带来的痛苦,幸福和睦的婚姻对健康是有利的,这是永恒的真理。
尽管,跟踪研究的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坚信名望、财富和成就是他们过上好日子的保证。但在75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研究一次次地证明,日子过得最好的,是那些主动与人交往的人,与家人、朋友或者邻居。
因此,让自己幸福的方法有很多,花钱只是其中一个方式,或者说钱是我们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媒介而已,通过这少量的投资得到丰厚的回报,也就是得到更多的幸福,比如和你最好的朋友一起去听一场音乐会、看一场电影,和父母在晚餐后去散散步,给你的邻居带一点小礼物等等,让你的人际关系网恢复活力。
马克·吐温一个多世纪前,他回首自己的人生,写下这样一段话:“时光荏苒,生命短暂,别将时间浪费在争吵、道歉、伤心和责备上。用时间去爱吧,哪怕只有一瞬间,也不要辜负。”
附录:
生活满意度测量问卷,https://www.wjx.cn/jq/33686865.aspx;
正面情绪测量问卷,https://www.wjx.cn/jq/33707936.aspx ;
负面情绪测量问卷,https://www.wjx.cn/jq/33707411.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