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知识似乎唾手可及,动动手指就能找到。但是我们经常很容易把信息和知识弄混,觉得自己被知识的海洋所包围,但是包围我们的不是知识,甚至也不是信息,只是一堆数据而已。
知识是信息,但是不仅仅是信息,首先它必须是有用的。大家还记得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么?他知道“廻”字的好几种写法,但是那有什么用,能因此而让孔乙己改变他的生活么,让他变得更好么,显然不会,但是作为消遣却无可厚非。我很喜欢看电影,经常在我的朋友圈里分享我看电影的一些心得,它有时候会影响我朋友的决策,真的去看电影,然后看完之后真的很爽,因为我只推荐我认为好看的电影。长期来看,也会慢慢提高他们看电影的品味,间接也提高了他们的输入质量。以上可以看出,分辨知识和信息的两个方法就是问自己:这个东西能不能让我改变 .以及长期来看,能对我产生哪些意想不到的好处。
我们学习一个新东西前,总是常常会问“这个东西学了有用么?学了能让我产生哪些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不能马上生效,就弃之如敝履,殊不知相当于主动放弃了很多短期看起来没用但是长期绝对有用的知识。等到上了一定的年纪,比如四十多岁,才尝到了当初的苦果,却不知道错在哪里,只能含糊的感叹道“年轻的时候不懂事” 。当我们想把自己的“血泪教训”教给下一代,让他们少走点弯路,但是似乎没有什么效果,我们的“孩子”依然走在同样的路上,还有比这更绝望的事么。有时候道理很简单,就在你眼前,却视而不见。我们大部分时候在追逐那些劲爆的“新闻”--某某离婚了,某某出轨了,短期来看能让自己很“爽”,但长期来看没什么用。还记得一年前发生的新闻么,还记得那时候的网红“凤姐”么?有些东西学了却能让你受用一辈子,比如逻辑学、比如概率论又或者英语等。但是学习了不代表你就会了,只有在实际中反复不断的练习,才能算是你的东西。就拿学英语来说好了,我们学了三年又三年又四年的英文,但是依旧是哑巴英语,依旧看不懂英文文章。我们不应该学英语么,不是,关键是我们不应该“学”,我们应该就直接用起来,比如你想看美剧、直接看就好了,不懂的再听几遍到听懂为止;如果想阅读英文书籍,直接看就好了,不懂的就去查字典,经历过这么些“折磨”,你就差不多入门了。
知识究竟是什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周因为工作太忙每天加班的原因,没有每天写作,虽然也有每天阅读专栏,但对于新探讨的概念的掌握明显不如之前,写作与不...
- 专栏内容: 一,知识的本质是能够引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是否有用),且长期来看更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结果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