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小小说)
河南省宁陵县教体局 闫占廷
老宋是大家公认的老实人,十脚踢不出一个屁来,一句话要掰成十句话来说。邻居背地里喊他“榆木疙瘩”。
当时生产队还没有解散,队长看他干活慢条斯理就厌烦。说老宋你认识几个字,去村里学校哄娃儿吧。老宋民办教师一干就是一辈子,幸亏国家有政策,在1995年转了正。老宋教的都是小学低年级。特别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开设了育红班,他就一直当育红班娃娃的“爷爷”。五六岁的娃儿刚刚送进学校,总有一个适应期。老宋就手里牵着,怀里抱着,嘴里“乖儿乖儿”地哄着。这个娃儿眼泪没干,那个娃儿就开始号啕大哭,忙得他不可开交。他口袋里装着糖果,谁听话就奖糖。孩子家长总夸他有爱心,更有耐心。
如果不是捡了一名弃婴,老宋就这样一生默默无闻地走过。五年前,一名女婴被丢弃在村头路旁。围观的人打开襁褓一看,是一个头部畸形的婴儿,大家摇摇头都走开了。路过的老宋看着三个月大的孩子又冻又饿,已经奄奄一息了,想都没想,径直抱回了家。为了让孩子活命,老宋夫妻没少作难。要买奶粉喂养她,还要去省城医院给孩子治病,那点儿工资哪够啊,老宋只好把家中的口粮卖了,有时候还让老婆去捡拾破烂换点儿钱。
前年冬天,天寒地冻。老宋抱着残婴从医院出来,极为沮丧。因为口袋干瘪,看着处方单子却拿不出药。一向循规蹈矩的他一时头脑发烧,看到民政局大门就拐了进去,一问就问到了局长。一脸笑容的局长得知事情的原委后,二话不说就作了批示,让乡民政所照顾老宋一个低保。手持局长的批示信,老宋感动得老泪纵横。
乡民政所所长看了看批示信,停了一会儿说,孩子是不是捡来的,你家中是不是非常困难,得村委出证明。再说你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吃了低保,别人可能会有意见。说完,他就在局长批示的下面也作了批示:请村委出示贫困证明,并加盖公章。
老宋从不爱求人,总感觉求人办事抬不起头来,张不开口。但为了可怜的孩子,他要登门拜访村支书老王,从不吸烟的他特意花钱买了一条红旗渠。
老宋结结巴巴地说明了情况,并把民政局长、所长批示的信拿出来。王支书冷冷地听着,静静地看着。听完看毕,他狠狠地朝地上跺了一脚,呵斥道:“谁让你去找民政局长呢?你,你竟敢越过我这道门槛向上反映!好好好,这个证明我不开,这个公章我也不盖!”
老宋愣在那里,蓦然醒悟:这事程序走反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