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开始,中原的农耕民族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了嘛。那有一个问题就自然出现了,怎么对抗北方的游牧民族。秦始皇拿出来的是1.0版本的解决方案,就是修筑长城,被动防御。
长城挺好的,但问题在于太昂贵了。不是建造昂贵啊,而是永久性的防守太昂贵了。
打仗昂贵,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原来打仗,尽量都是农闲季节打仗,人不用完全脱离生产。可是现在要防守长城,大量男人就回不了家了,要完全脱离农耕生产。这对经济的影响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这帮男人还得吃啊。这些粮食也需要运输啊。《孙子兵法》里说,“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什么意思?如果能在敌人那里吃一钟粮食,相当于自己运上去20钟粮食。为啥呀?因为运粮的人自己还得吃啊。20钟粮食运上前线,往返路上要被吃掉19钟。
而秦始皇征匈奴的时候,比孙子兵法里说的运输成本还要高。你看蒙恬带领30万大军去攻打匈奴,如果全部留下来防守长城的话,所需要的粮食其实是可以供养将近1000万人的。这就太吓人了。当时全国的人口也不到2000万。所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秦始皇的1.0版本方案,就是防守,实在是太贵了,耗不起。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2.0的版本又出来了,那就是主动进攻。
农耕民族的好处是,我可以平时积攒大量的财富,然后一次性地使用。汉代初年文景之治就是攒钱,然后汉武帝用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花钱,试图一把解决问题。但是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打得民穷财尽,匈奴问题是暂时解决了。但是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春风吹又生啊。长年的战争还是拖垮了比秦朝更为富裕的西汉王朝。
所以东汉的时候,这个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版本又得升级,这就是3.0版本了。
3.0版本什么样呢?《汉书》作者班固的父亲,班彪。他在东汉初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对匈奴战略,叫做“不劳师而币加”。说白了就是不出人,只出钱。汉朝不必自己出兵,而是花钱收买其他族群来对付匈奴。你看,农业文明的优势不就是剩余产品丰富么?这样用剩余产品收买雇佣兵,那既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又不会破坏自己的国内政治结构。
那收买哪个族群呢?主要就是河西走廊附近的羌人,和蒙古高原东部的乌桓和鲜卑人。这两个族群一西一东,刚好把匈奴围在中间。在班彪的建议之下,东汉光武帝刘秀设置了护羌校尉和护乌桓校尉,对羌人、乌桓和鲜卑人进行管理,向他们的首领赐予官职,给经济上的资助。于是羌人、乌桓和鲜卑就暂时成了东汉的雇佣军,协助攻打匈奴。
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率军出击北匈奴,大获全胜。但是这一次,和西汉的卫青霍去病不同。这一次,东汉方面的兵力构成中,羌人、乌桓和鲜卑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东汉自身的兵力与外族雇佣军的兵力之比,达到了惊人的1:5。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但是却为东汉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第一个方面,你不是要花钱养其他族的人给你当雇佣军吗?这种钱总是会越滚越大,工资是只能加不能减啊。最后这笔钱就变成了东汉帝国内部的巨大财政负担。
第二个方面,在打败匈奴之后,东边的鲜卑人就占据了当时匈奴人的地盘,而且用汉朝的钱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第二个匈奴。而西边的羌人的,因为长期作为汉朝的雇佣兵作战,所以羌人形成了职业军人的传统,成了一个强大的军事组织。所以你看,把匈奴打跑之后,这两个雇佣军集团,反而成为了东汉的两个强大敌人。而董卓所代表的凉州军阀,就是这样畸形地生长出来的。
说到这儿,你就可以理解东汉末年发生的那些事了。一方面,长期供养外族,引起国库空虚,对内的压力导致了黄巾起义。另一方面,西部的羌人叛乱,当时唯一能寄希望的,就是西凉军阀了。其中的代表人物,董卓就登场了。公元189年,董卓带兵入洛阳,给了东汉王朝最后一下子。汉朝终于瓦解。后面的故事我们就都知道了。
这场大乱,追溯到源头,其实还是班彪的那个主意,所谓“不劳师而币加”,就是不出力只出钱的3.0版本。
其实啊你可以发现一个历史规律:
你让谁守门,最终谁就是敌人。你花钱让谁为你解决安全问题,最后谁就是你的安全问题。再往前看,周朝人东迁,从西周变成东周之后,让秦国人帮助看守西大门,结果秦灭了东周。古罗马广泛使用北方蛮族的雇佣军,结果北方蛮族毁灭了罗马帝国。都是这个规律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