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的“一窝猴”番薯的故事
文:我是素颜
《明史·吕宋列传》记载,“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者至数万人”。说的是闽商人经商者众,很多老百姓靠经商为业,长年往来于闽省、吕宋之间。
当时物资匮乏,老百姓生活艰难。一批中产阶级家庭出生的青年人,走上了经商这条路,与西班牙商人来往密切。
二十一年(1593年)的春天,福建商人陈振龙,看到西班牙人种植着一种植物,“随地掘取”、“以佐谷食”,甚为惊奇,便偷偷带回一些藤蔓,后经精心栽培,大获成功,其形“子母相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因为来自外番,因此取名“番薯”。
慢慢番薯种植从沿海传入中原,一些胆大的农民在自家地里开始试种。
在晚清的时候,山西地区连年旱灾,地里几乎没有收成,百姓们的日子苦不堪言,饿死人的事情时有发生。有几个村落,居然整村逃荒,出外以乞讨为生。
当时祁县乔家大院的掌柜乔致庸,胆大如虎,心细如针,他回家接替兄长未了心愿,大肆发展经商大业,靠往恰克图赎卖茶叶,以物易物,获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后来又涉足银号,生意普及全国,乃至几个邻国,富甲一方。
看到老百姓因为天灾,打不上粮食,饿起了肚子,乔致庸不惜重金购买粮食,设粥棚救济灾民。四面八方饿着肚子的老百姓听说之后,纷拥而至,眼看能买到的粮食越来越贵,越来越少,再吃下去就有坐吃山空的危险。
长此以往也不是个事。善于动脑的乔致庸想到了大量种植抗旱的粮食作物“番薯”,以解燃眉之急。他组织家丁与村民在村里欠收的土地里大量种植番薯。
家丁和村民们也指望着到了秋天,番薯丰收,大家能填饱肚子。到了收获的季节,人们却傻了眼,地上面铺得绿色枝蔓倒是长得挺茂盛,地下的番薯长得比手指也粗不了多少。
这样的收成让众人大失所望。正当大家都灰心,想放弃种植番薯的时候,乔家一个不起眼的杂役说他家的红薯长得比他胳膊粗。
乔致庸赶忙让他带自己去看。这个杂役的家在附近的瓦屋村,很快他们到了地里,发现杂役把蕃薯种在拢起的高堰上,不用用力挖,一拽一串。乔致庸乐了,笑着说:一窝猴似的,有点意思。
杂役说:我们瓦屋的地是沙地,估计适合红薯生长。我想也许种红薯和种葱一样,拢得土高些,葱白就长,土高了,红薯说不定也能长个,试了试,还真成了。
乔致庸一听高兴坏了,大赞他脑子动得好,让他组织村里人,次年就在他们村大量种红薯,就按照他的方式去种。
乔家堡的红薯没什么收成,可叶子也能当菜吃,总算派上了点用场。至此以后,瓦屋村就开始大量种植红薯,并为之取名“一窝猴”。
附近是沙地的村落里,村民们都来取经,一窝猴的种植在祁县大地,大面积开发种植。慢慢地,农民能填饱肚子,不用逃荒了。
1944年春节后,毛泽东从延安给陈毅发来电报:“望动身来延,沿途请小平注意安全部署。”遵照毛泽东的指示,邓小平、滕代远等人特意为陈毅选配了骏马,并派出护送部队。
当时敌人在太行与晋绥两大根据地之间设置了五道封锁线,要通过敌占区,是十分困难的。
一路上一行人避开敌人眼线,昼伏夜出,过了同蒲路,已半夜了。陈毅一行人来到祁县夏家堡村,夜宿农民家中。
晚饭时,村民家女人为一行人做了小米红薯捞饭,陈毅大赞好吃,就着辣椒连吃两碗。听村民说这捞饭中的红薯叫“一窝猴”,陈毅点头,意味深长地说:这名字好,迟早咱把敌人给他一窝端了,他们横行不了几天了。
临行前,村民把红薯切片烤熟给陈毅装了一小袋,让路上充饥。我们的八路军战士不白拿百姓一针一线,留下了一些钱又连夜赶路。
终于历尽艰辛,顺利抵达延安。
一窝猴番薯,自此在祁县扎了根。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番薯不再是填饱肚子的主食,人们变着花样做各种可口小吃,薯条薯片薯干薯饼薯糕薯馍薯汁,无所不有。又因番薯根茎叶有抗癌作用,人们现在不仅吃番薯的根,连叶子都变成了一道餐桌上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