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儿科医生娜丁.伯克.哈里斯,副标题叫{医学领域突破性发现}, 这本书告诉我们“童年经历如何影响未来身体健康”,是每个家长都应该去读一下的养育底线说明书。这本书的一个核心观点:童年时期遭遇的心理创伤,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难以预计的影响。
娜丁.伯克.哈里斯是一位儿科医生,毕业后在湾景区开了一家儿科诊所,接诊了大量的生长停滞哮喘/多动症和学习障碍的孩子。随着和小患者家属的深入交谈,他发现这些孩子的发病机制都有相似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童年不良经历。七岁的小男孩生长发育停滞在四岁,因为在那年他被性侵了。
十岁的小女孩哮喘发作,是被她爸爸一拳打到墙上的那一天开始。每天看到小患者身体受到疾病的侵扰,常规的诊断手法却无法找到原因,也达不到根治的效果,他很着急,于是努力去探寻这些身体疾病背后的原因。以及治愈的方法。
2008年,他通过一篇医学文章中17421人的病例数据报告,证实了童年的不良经历的确威胁着所有年龄的患者。对此,他发出振聋发聩的问话“假如100个人都喝了同一口井里的水,而其中98人出现腹泻,我们应该开处方治疗腹泻,还是该停下手中的笔,问问那口井里到底有什么?”
经过20年的研究,作者证实了孩子们会因为每天和巨大的压力与心理应急反应过招,出现体内激素紊乱,最终患上发育迟缓、肥胖、哮喘等慢性炎症,甚至心脏病、中风、癌症、糖尿病的风险也因此大幅提升。
童年的伤,即使依靠个人的不懈努力,在心理上盖住了伤疤,身体仍然会忠诚的暴露伤害留下的痕迹。
1854年8月,英国伦敦爆发了非常严重的霍乱疫情,三天内死亡127人,15天内死亡500多人。当时医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霍乱是通过肮脏的空气传播的。然而,娜丁.伯克.哈里斯医生并不相信,为了找到病因每天清点死亡人数,在地图上标出死者的住址,并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家纺。真相很快就锁定在布罗德街的一个公共深井里。哈里斯医生说服当局,下令把水泵从井里取出来,祸乱就此平息。
一个成年人健康出了问题,很多时候就是不良童年经历带来的深井效应。童年是一段我们无法左右的成长过程,但在心里留下的痕迹,会影响一生。童年不良经历引起毒性应激,会对一个人的终身健康产生影响。 有童年阴影的人患上癌症、心血、心脑血管等疾病概率更高,不良童年经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会改变孩子的发育轨迹、生理机能、机能改变、基因呈现和细胞复制的方式,增加像心脏病、脑卒中、癌症、糖尿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的罹患风险。
书里介绍了十种典型的童年不良经历,周期性情感虐待,周期性肢体虐待,身体接触是性虐待,疏于照看情感,忽视家中有人,滥用药物,家中有精神疾病患者,母亲被家暴,父母离异或分居,家庭成员有犯罪行为,如家里有人入狱。
如果这些不良经历中的一种在生活中反复出现,会使儿童产生无法弥补的应激反应。这些反应会导致儿童体内压力激素的频繁失衡,长期失衡,这成了童年期和成年后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假如一个孩子碰到了火炉,被烫疼了,他的身体会记得这件事。从生物学上解释,这个孩子的生理系统会被火炉或相关事物贴上危险的标签,这样他下一次看到火炉,身体会以各种形式发出警告。逼真的记忆回放,肌肉变得紧绷,脉搏跳动加速,通常足以阻止他再次做出同样危险的行为。就这样,我们的身体保护了我们。然而,当应激反应系统从为了适应环境和生存变成适应不良和有害健康时,就会发生表现过度的情况。
很多人都有可能有童年的不良经历,只是程度轻重不同。比如父母无意中说了一句伤人的话,你看看你怎么那么笨,又丑又笨,你是姐姐,为什么不能让着弟弟等等。童年不良经历会激发体内的压力反应系统,在必要时帮助人们逃离危险,保护自己。
换句话说,就是童年不良经历会在以后人生中持续不断的损害,他们的神经系统。童年阴影问题是一个健康问题,根源是医学问题,但影响深远则超过了生物学范畴。
再来说第二部分,父母能做什么?童年的不良经历的影响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幸运的是,当孩子经历压力系统反应时,他体内本能可以正常关闭,并有一道防线缓冲区,缓冲区的后防线给养育者治愈孩子带来希望。但认识到很多人的健康问题根源于阴影,针对毒性应急反应的两大对策出现了,一个是保护孩子远离儿童不良经历。
特别是在儿童敏感期,大脑对环境中的刺激反应特别灵敏的时期,通常是六岁以前。一个是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做好家庭给孩子的支持,不断改善夫妻和亲子关系。
最重要的是父母首先要照顾好自己,不用陷入内疚和羞耻,觉得自己让孩子失望。我们本来就有能力治愈好我们自己和幼崽的。一项对117名寄养儿童和60名未受虐待的低收入儿童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创伤可以通过适当的支持和养育者的爱得到缓解,好的生活条件是每个家庭都渴望的,而真正让人羡慕的是良好的夫妻亲子关系。
逆境的影响会被写进我们的身体和DNA里,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作者建议进行六个方面的改善。分别是睡眠、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运动、营养和冥想。
要想获得教育的成功,不仅要提供正确的成分,还要把握正确的时间序列和剂量。书中讲到一个叫做“学习积木”的框架,这个框架致力于培养儿童健康依恋、应激管理和自我调节的基本技能,然后再逐步培养其他的学习技能。
当我们了解到,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童年逆境,解决办法就出现了,减少儿童逆境的剂量,增强养育者的缓冲能力。从这里开始,可以继续努力把这种理解转化为开发更有效的教育课程,研究血液检测方法等医疗手段,去识别毒性应激反应的生物标志物,从而探索更全面的解决方案,一点一点的减少伤害,一步一步的。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些什么,来共同改变整个社会对童年不良经历的理解和应对,当每个人都有勇气。面对童年阴影时,我们不仅有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健康,也有能力改变我们的世界。
最后来做一个总结,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不仅是社会意义上的,更是生理和心理意义上的。不单指物质上,而是指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成长环境和情绪安全基地。这会是孩子最坚实的铠甲,保护他应对未来要经历的一切。
深井效应这本书,聚焦童年创伤和未来身体健康的关系,打破医学和心理学的壁垒,跨学科发起一次关于我们的童年,爱、疾病和未来的深入思考。这不仅是一场作者寻找致病源并致力改善的探索之旅,更是一剂给父母、教育者和社会的警钟,用科学的研究告诉每个人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避免童年创伤是每位养育者的教养底线。
对每个有过艰难童年的成年人,这本书对改善并治愈童年伤害非常有帮助。
对医生及心理师这本书,揭示越过疾病寻找源头才是有效治愈的前提。
对教育工作者,也提供了有效治愈孩子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