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0日 郑丽玲随笔
“上善若水”,老祖宗留下的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意思是最好的品质就如同水一般。水,真的是我们生活中的好老师,特别值得我们去学习。不管是在狭窄逼仄的缝隙,还是广袤无垠的江河湖海,水都能自在流淌,适应各种环境。它滋润着世间万物,却从不居功自傲,也不与万物争个你高我低。即便处在低洼卑下之处,水也默默积蓄力量,时间一长,连坚硬的石头都能被它改变。它胸怀广大,身处深渊,能包容一切,也如“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般敏锐地捕捉时机,带来新的生机。
说到为人处世,就不得不提宋濂的《阅江楼记》。这是宋濂领了朱元璋的旨意,为阅江楼写的应制文章。开篇,宋濂就细细描绘金陵山川的磅礴气势,让人感受到这帝王之地王气十足。接着,笔锋一转,开始歌颂朱元璋的丰功伟绩,字里行间,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时代对皇权的尊崇。
2025年3月10日 谢洪霞 晨读杂记
每天早上邓老师带着各位老师练声,打嘟噜,练气泡音,一直在坚持。我有时候躺在床上练,有时候走路的时候练。但没有成效,也不知道怎么样算是练的对。我只知道漱口时能找到感觉,平时很茫然。
那次区老师来顺德,待了三天。见她没事就在练声,不断发出气泡音。听区老师说话,她的声音很低,很轻,自带共鸣,我很羡慕。可到底如何练声,我是不得其门,没窍门。区老师就让我坚持,没事就练。于是区老师练,我也跟着发声,虽然没感觉,也一直哼哼,期待哪天能出奇迹。
那天区老师正和朝霞说话,我一人坐在沙发上看手机,顺便嗓子里也低低地哼着。忽然,我觉得自己发出的声音有点不一样,不是那种气流直接冲过,而是有点颤动的感觉。对面的两位也看过来,朝霞很惊喜地说:“洪霞姐,你发出气泡音了!”区老师也表示赞同。我有点懵,这就是气泡音?
区老师说,找到感觉就好了,以后继续练。
啊,找感觉就是这样的!
我想起了另外两件事。
那时还年轻,喜欢去跳舞,跟迪斯科。但是不得要领,腿找不到节奏。徒有其形,但非常不协调。有段时间非常苦恼。有一天很冷 ,我们几个体育爱好者,跑到操场上打乒乓球。看别人打时,自己好冷 ,站在旁边直哆嗦,我的腿不自觉地抖动起来。忽然,就在那一刻,我知道迪斯科是怎么跳的了。果然,我找到感觉了,哈哈,真是奇怪的感觉!
还有一件事,就是几年前在私立学校泳池学游泳。我不会游,老师说,要把头沉入水底 ,让身体慢慢漂起来。我鼓起勇气,捏着鼻子蹲在水中,但不过几秒,我就赶紧站起来。太紧张了,好怕自己脚一歪倒下了,完全没有安全,。老师让在我池子的一角站好,背靠着两边池壁,慢慢沉下去。我听话照做,有后面的墙壁靠着,我不怕歪倒。正当我想站起换气时,一只手按住我的头,不让我站起来。忽然,就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漂了起来,双脚脱离了池底,面朝下漂起来了。啊,我终于体会到浮起来的感觉了。
原来游泳就是这样!不久,我不仅会潜泳,一口气游二十五米,还会仰泳,躺在水面同,仰望蓝天白云。用这种方法,我还教会了好几个人游泳。是不是很厉害!
原来,重要的就是找感觉。找到感觉,一切就水到渠成。
但练气这件事,我觉得只是一点点的感觉,我还得继续练。
自那以后,我每天到公园散步,都边走边练气泡音,现在已经能发出一连串带有颗粒状的长音了。不知道我这样描述对不对。
上次去清远讲了两天课,竟然没哑,不知和这个有没有关系。
不过,我还是非常感谢和区老师相处的那三天。因为,让我知道了如何练气,拯救了我的嗓子。
我想起了《大学》里的一句话:“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2025年3月10日曾瑞云晨间随笔45
循循练之,用力不觉
上课首尾及课中邓老师都用了“循循练之,用力不觉”8个字。
昨晨感谢恩师张总又一次反复从起步开始不厌其烦的教我练太极,同样也是循循练之,用力不觉,心中既温暖又安定,心想静下心好好练。
今晨邓老师带陈风雨老师“一剪梅”学的认真,教的耐心。
学习《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邓老师举“徐新云嫁了好老公,实上徐老师能与善仁,站在对方角度说话,将事处理的完美圆满。)
居善地,心善渊,一个人即使处在一个恶劣的环境中,也能将它扮美,如一个脏乱差的环境经他一整治可以变得有条不紊,生机盎然!别人再如何对他态度恶劣都能以平和慈悲心待人,而不是恶语相向,或以仇报仇,否则恶性循环何时了。
要如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
无论练太极也好、学唱歌、读书也罢或打篮球、踢足球、健身都要按循循练之,用力不觉,才能达到水滴石穿!
2025年3月10日 徐新云晨记:
第二单元的习作是写读后感,我照例先写下水文。
《水浒传》读后感
在众多的古典文学作品中,我最为钟情的便是那部波澜壮阔的《水浒传》。它不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108位好汉的传奇经历,更以深沉的意境探讨了人性与时代的交织。
这部史诗般的小说,讲述了北宋末年,一群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他们从各自的境遇中汇聚一堂,共同反抗压迫、追求公平与正义的故事。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等精彩情节。这些章节不仅情节紧凑、扣人心弦,更在每一个细节中透露出人物的性格与命运。特别是武松,他那不畏强权、勇于挑战的精神,每次读到都让我热血沸腾。
然而,最触动我的,并非仅是这些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而是人物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情感与无奈。以林冲为例,他原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着稳定的生活和美满的家庭,但因高俅等人的陷害,一步步被逼上梁山。他的遭遇让我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在我们身边,也不乏因不公平待遇而感到委屈和无助的时刻。但林冲的坚韧与不屈,教会了我即便在逆境中,也要保持尊严,寻找转机。正如他在风雪山神庙中的那一声怒吼,不仅是对命运的抗争,更是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再者,宋江作为梁山好汉的首领,他的矛盾与挣扎也深深打动了我。他既渴望为百姓谋福祉,又畏惧朝廷的招安,最终却走上了悲剧的结局。这让我思考,一个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冲突,但正是这些冲突,塑造了人物的复杂性,也让《水浒传》这部作品更加立体和深刻。
读完《水浒传》,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追求公平与正义的精神永远值得传承与发扬。而那些英雄好汉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在生活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2025年3月10日 星期一 郭鸣凤日记
嗯,今早上老师将道德经的第八章讲解了一遍,我发现对第八章的理解比之前要更加透彻了些!以前我不懂故无尤这句话的意思,在老师浅显易懂的话语中,今天终于懂了!
古文观止今天学习的是《阅江楼记》,没有学多少,但却也是收获很多,虽然我没有读,但是听着大家读也是非常的有意思的!不知不觉间,古文观止的篇目也读了好多篇了,如果让我自己一个人读,恐怕一篇也难以继续下去,这也许就是共读的力量吧!你看古人其实很懂这样的力量,那电视上演的王公贵族们不都有伴读吗?看来学习还是讲究一种氛围感觉!
今天上午试教了一节课,感觉不是很好,但是思路还是已经打开了,挺好的!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会去借鉴各种优秀人物的东西,额,收获还是挺多的!怎么说呢,要不是说要上学校的那节课,我大概率是不会去这样精细化的了解吧!所以有人说人在事上练就是这样的意思吧!不管怎样,哪种经历都是好的!学校既然安排了,那就接受下来,就当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吧!过程的痛苦与麻烦那肯定是有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上过课的人都了解!比起自己在教室里自由发挥那肯定显得规范些吧!
一天的时间总是这样在忙碌中度过……明天又会是怎样的呢?
2025年3月10日农历二月十一,天气:阴 陈风雨随笔:
今天准时进入腾讯会议室,依然是先舌操、气泡音,邓老师说这个是基本功,要每天练习,循循练之,用力不觉。然后邓老师带琴吟诵了《一剪梅》,邓老师说我带一下郑丽玲,叫了几遍,发现郑老师不在,就说那我带陈风雨吧。天呢!我还在床上呢,不管了,反正我戴着耳机,能听到邓老师的吟诵,就这样跟着邓老师把《一剪梅》吟诵下来了。虽然中间错了好几个地方,邓老师一个一个地给我纠正。邓老师说我今天很沉静,不急躁。其实我旁边是有干扰的,先生希望我去客厅。可是我一直坚持到曲子结束,不受他的干扰。我发现跟着邓老师读书以后,我真的有很多改变,我读书的时候可以不受外界影响,比如先生下班的时候开门进来,我如果在读书的话,我一定是把自己在读的读完再跟他说话,孩子下学回来敲门,我帮她开完门,仍然回到桌前继续读我的书。慢慢地她们爷俩也适应了我的模式。基本上都会等我读完再跟我说话。今天我在小区自治站值班,我就带了《道德经》和《列子》,在那里完成了《道德经》吟诵打卡任务,还在喜马拉雅上录制了《列子》天瑞篇第一。感觉效果还蛮好的。晚上我还用空鼓伴奏学吟了《道德经》第八章,虽然还不是很熟练,但是基本上在调上了。现在先生已经不再抱怨我买了空鼓不会弹,感谢邓老师给了我自信,让我敢于尝试自己不敢做的事。读书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