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历来争议很多的诗,没有人知道其确切的主旨,有人说是“思君子”,郑国的国君无道,贤明的人才纷纷离开,国家政权于是被小人和庸碌之辈所把持,老百姓因此而渴望国家有正直廉明的君子来主政。也有人说这首诗是指的周国的卿大夫们想要留住郑庄公。朱熹甚至认为这首诗是“淫妇诗”,是说淫妇的丑事被丈夫发现,丈夫因此要离家而去,于是该“淫妇”苦苦哀求丈夫留下(似乎从朱熹那里看好像什么诗都是说淫妇的,可笑!)。但到底是如何,已不得而知,我们作为一个诗词的欣赏者,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这也是艺术的有趣和吸引人的地方。
这首诗没头没脑,仿佛从一个电影里面随便截取了一段,也好像我们在逛街的时候,在路边看到的一撇,我们看到的只有这么一个场景,至于剩下的就留给我们的想象力去补充吧。
“遵”,沿着,顺着。
“掺”,搀扶,搀着。
“执”,拉着。
“祛”,衣袖,袖口。
第一个镜头突然就来了,你在外面正逛街呢,对面突然来了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在前面大步流星的走着,女的一路小跑跟在后面,还搀着他的胳膊,拉着他的衣袖。
这就是第一句的意思,就是很生活化的场景,我们随处都能看见,所以说《诗经》是现实主义的鼻祖,它所收录的诗全都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普通人的日常。
【无我恶(wù)兮, 不寁(zǎn)故也!】
“恶”,讨厌。
“寁”,去,走,丢弃,抛弃。
这一句开始有了语言,你听到对面的女人在小声的哀求男人,她乞求说求你不要讨厌我,看在咱们这么多年的感情的份上,不要抛弃我。
从这里你就可以猜测出这两个人之间发生了矛盾,这矛盾十分大,导致男人不能接受而要离开,再从女人苦苦乞求的姿态上来看,似乎在这件事上女人要承担主要的责任。
但是也可能仅仅只是女人不想男人离开才苦苦乞求,而不是说错误就在她的那一面。至于怎么理解,全看观者的态度。
【遵大路兮, 掺执子之手兮,】
男人没有因为女人的哀求而停下脚步,他继续往前面走,而女人只好继续追了上去,这次不拉衣袖了,直接拉住了他的手。
这句和第一句一样,只是换了一个“手”字,但是意义更进一步,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张了。
【无我魗(chǒu)兮,不寁好也!】
“魗”,通“丑”。
女子拉住了男子的手,又跟他求情了,说你不要嫌弃我丑,看在我们俩那么多年的感情的份上,不要不跟我好呀。
这个“丑”可以理解为外表的丑,即女子说不要嫌弃我容貌上不好看,也可以理解为做的事情丑,就是说别嫌弃我做的那些丑事,只要你不走,我就会好好跟你过。
这首诗语言直白流畅,朴实无华,纯用口语,有画面,有声音,精悍短小,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理解,去扩充和理解这首诗。
全诗如下: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
无我恶兮,不寁故也!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
无我魗兮,不寁好也!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