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号溜出去看电影。日版的杂货店刚好上映,但附近的影院没有排片,滑来滑去看到了《盲道》,是《盲井》、《盲山》系列的最后一部。
有时候觉得导演们有强迫症,何必勉强凑足三部曲。虽然很多三部曲每一部都是精品,但这样的概率毕竟不高,搞砸的人也不是没有。比如。呃。
我订票的时候,发现整个影厅只售出一张票,选了8排7座。
等我买好饮料,玩了几把扭蛋机,磨磨蹭蹭走进影厅广告已经结束。果然除了我只有一名观众,当我按标记找到自己的位置,发现偌大的影院,那个观众坐哪不好,偏偏坐在我的位置上。我还是礼貌地提醒他做错了位置,他很自觉地去了后排。
然后电影开始播放,导演/主演李杨扮演一个假盲人,在闹市街头兜售佛珠和十字架,有次被街头混混抢钱,然后他追上去打混混,抢回自己的包,然后结束一天的工作,打烊回家——和街头那些职业乞讨者不同的是,他在本地有个“家”,或者说住所,一处很有80年代既视感的砖砌破旧楼房里的一小套房子。他摘下头套,洗澡,用刷子刷去指甲缝中的泥垢,然后吃饭。偶有来客,打开门是个穿豹纹上衣,黑色裙子、长筒皮靴的妖艳女子。女子显然和男主相识,轻车熟路打了招呼,喝下他给她斟的二锅头,旋即脱去豹纹皮衣,脱去长筒皮靴,后面就是尴尬的几秒钟,镜头隔着窗帘,看见女子仿佛在诡异地跳动。期间男主貌似用手抚摸了女子的胸部,或者是并未触到但给观众这样的错觉。然后男主瘫软下来,女子将纸币卷起塞进内衣。
后来的剧情开始变得更加诡异。
男主开始帮助一个被乞讨团伙控制的少女,这个少女却是被其生母和继父卖(租)给乞讨团伙的,同时继父很可能还侵犯了少女(电影里没明说只暗示)。电影到一半的时候,我看了下进度条(我的手表),发现剧情很可能要崩。
果然那什么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后面的时间里,我不敢相信我是坐在电影院里看到的这片子,一度怀疑放映员接错了频道,把央视6套的爱心公益影片拿出来播放了。只是导演最后没忘记“现实主义”一把,让男主这个没落的摇滚明星被乞讨团伙捅死在城市的街头。
电影很长的篇幅在讲述男主和少女之间相处的故事,然而,这两个人让我看得无比尴尬。男主有点莫名,少女则小女人气十足,根本不像少女,明明就是邀宠的恋人。回想前阵子看的《心理罪城市之光》,里面邓超的角色吧也有个“小女友”,那个就正常得多,倒也不是那部电影多好,女孩演技多好,不存在,就是小女孩就是小女孩,但《盲道》里的这位忸怩惺惺作态,让人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
不过有人说得好,不能苛求导演每部电影都高水准;也有人说,不要骂导演让导演给你退电影票钱了,毕竟你看《盲井》和《盲山》也没买票。
说得都对。不过这部电影还是太尴尬了。